自主策展
Independent Curation
Independent Curation
文/李書旆
展覽名稱:「赤道熱風-文協時期臺灣新美術運動檔案的再思考」
展覽時間:2021年11月2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展覽地點: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策展人:李書旆
當人們凝視時,能看到什麼?
英國美術史家貢布里希(E.H.Gombrich)告訴我們觀看與認知有關,美籍藝術史學家潘諾夫斯基(E.Panofsky)則說觀看涉及文化性的詮釋。他們都對傳統觀看方法與再現機制的同一性分析表達不滿,都對檔案的多層次觀看,表達肯定的態度。不同於這兩位藝術史家的脈絡考掘方法,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 Benjamin)則從檔案建構著手,從微觀角度進行社會觀察與歷史反思。他探討技術、物件與影像的關係,也把檔案視為某種反抗的可能性。
當人們貼近時,能感受到什麼?
臺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當時臺灣島內外知識份子受世界民族自決主義影響,團結起來突破日本殖民政府的差別待遇,利用讀報社、演講會、出版物、文化劇、新歌謠、放電影等方式,掀起澎湃的新文化運動,使臺灣人獲得啟蒙。1923年文協本部遷移至臺南,擾動了原本的文化生態,帶來許多新氣象。雖然1927年文協分裂,部分持續地方自治和民主運動,部分轉向社會底層與工農運動,但在1931年被禁止活動前,深刻刺激出對新文學、新戲劇、新歌謠、新美術等的創作與思考。
在新美術上,1920年臺灣雕刻家黃土水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可視為與舊美術告別的具體象徵。此後許多臺灣前輩藝術家紛紛投入,有的直接參與文協或文化啟蒙活動(如:陳澄波、陳植棋、廖繼春、郭柏川、顏水龍),有的間接參與社會運動(如:鄧南光),也有的掙扎在理想與現實間,用日語詩作表達臺灣藝術家的真實想望(如:王白淵)。他們都展現出無比的熱情,如赤道熱風般吹融了傳統的壁障,釋放出一連串「赤」的力量。如:1927年在臺南公會堂舉辦的「赤陽會」展覽,1929年成立的第一個全島性臺灣留學生畫會「赤島社」,及1930年誕生於臺南的左翼運動宣傳刊物「赤道報」等,不停向百年後的我們齊聲召喚。
原作、檔案與知識的問題性
1919年起黃土水開始製作大理石雕塑《甘露水》,並在文協成立的同年同月,獲得1921年第三回帝展入選的殊榮。其東方化的女子裸體及臺灣民俗文化中的蚌精符號,使其成為從模仿到創新的臺灣美術代表作。自1970年代起,《甘露水》便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在原作重新出土前,學者們僅憑目前已知的數件攝影檔案,便將這些影像視為不在場原作的真實再現,一面從形式創新的角度建構知識,另面從尋找原作的過程紀錄累積軼事,終使《甘露水》成為臺灣美術史上的典範與傳奇。
但原作、檔案與知識間的關係絕決非理所當然,也不會只有一種答案。尤其當我們觀看攝影檔案時,問題十分明顯:這張照片是什麼時候誰拍的?為什麼這樣拍?又為什麼會被挑選出來成為知識證明,並用這種方式輸出與傳播?某種角度來說,攝影檔案的複數性質不斷提醒我們,要從社會而非藝術的角度來理解其影像,同時也能讓我們察覺「缺席」與「在場」兩個極端間的強度,不停探索物質和非物質、文件與經驗間的關係,刺激我們復返並重新進行生產。
跨時空的赤道熱風
對我們來說,數位複製時代的影像與檔案,不僅是史料、線索、證據,也充滿各種抵抗。抵抗單一視點的詮釋框架,抵抗僵化牢固的權力關係,也抵抗著理所當然的歷史、倫理和美學。它們打開了新啟蒙契機,也建構起獨特的檔案制域。百年前的文協菁英曾透過文化行動鼓動社會改革浪潮,同時期的臺灣藝術家也開始思考並創造能參與世界文明的新美術。讓我們與百年前的文化與藝術理想串連起來,更生動地想像過去;讓我們重新理解影像與檔案的反抗特質,實踐啟蒙的反身性與能動性;讓我們感受那不同於冷冽現實的熱風吹拂,繼續思索,不斷探詢。
當我們面對檔案時,一切都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