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典藏
Critical Works
Critical Works
莊世和,《詩人的憂鬱》,1942
莊世和,《詩人的憂鬱》,1942
油彩、木板,24×33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文/蔣伯欣
本文轉載自:蔣伯欣,〈詩人的憂鬱〉作品賞析,《典藏目錄 201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頁14-15。
莊世和,1923年生於台南,幼年即隨家庭遷居屏東。就讀潮洲公學校期間,開始以函授方式,接受日本內地的插畫與漫畫教學。1938年四月,莊世和赴東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就讀,再入東京美術工藝學院純粹美術科就讀至研究科畢業,廣泛接觸了立體派、超現實等前衛藝術,與包浩斯等現代主義的基礎概念。
《詩人的憂鬱》創作於1942年,據莊世和早年的自述,靈感來自留學期間,寄寓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附近的不二美莊時,見到舍友們因生活景況起落的各種變化而生的種種感觸:「血淚的、掙扎的、悲傷的、失意的、憤怒的、奮鬥的、快活的」,於是以此為「畫因」,由學校所教的「物質研究」著手創作:「先用圖畫紙把想要創作的圖形考案打草稿,則速寫式的構成畫面,之後用舊、新報紙、色紙、波浪紙、馬糞紙和其他能用的各種紙素材,撕、剪,按照草稿的樣式形態 用漿糊貼在另一張圖畫紙上。這樣,一幅美麗的圖畫產生——這叫做Collage畫。然後按照Collage的圖形用3B或4B鉛筆畫素描。後來根據素描和藍圖再用水彩 或油彩,畫出另一幅別開生面的彩色美麗的水彩畫或油畫作品」。
《詩人的憂鬱》並未以自然主義式的再現人物入畫,而是從拼貼的手法入手。莊世和先以或撕或剪的物質取材,由無意識的造形開始,將紙材上各種局部的符號、紋路、標題、線條,統一壓縮於二次元的平面上。原本物體上簡潔的符號元素,透過畫家的安排,與不規則的碎片、自由繪製的色面協調成一整體構圖。有別於法國畫家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1963)在分析立體主義階段褐色調的限制,《詩人的憂鬱》採用的黑色塊,既連結了報紙印刷字體的概念延伸,也協調了波浪紙上暗黑的陰影構成,再搭配畫面中心與週邊強烈的赭紅塊面,成功地將詩人內心情緒的跌宕起伏,綜合在畫面上視覺節奏與色彩動態的造形性之中,堪稱莊世和早期極具代表性的傑作。
近來出土的史料顯示,莊世和晚年曾回憶在這段留學期間,因屢遭特高(思想警察)與官憲的盤查與監視,甚至被沒收日記與書籍而不斷搬遷,可見詩人的憂鬱,或許也是畫家在時局下共振的一種思想寫照。此作曾多次由畫家親選出品於戰後的重要展覽,包括:1952年「第一屆自由中國美展」、1958年在台北中山堂的首次個展等。作為台灣抽象畫的先驅者,莊世和的實驗也代表著1940年代初期,台灣畫家曾以綜合立體主義的抽象藝術,置身於戰爭期東亞周邊連帶的前衛脈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