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典藏
Critical Works
Critical Works
黃土水,《甘露水》,1921
黃土水,《甘露水》,1921
大理石雕,80 x 40 x 170cm
文化部典藏
圖版來源:
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圖錄,1921
此件作品為2021年文協百年展:「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的策展期間,由原保存者張氏家族提交文化部典藏。
2023年經文化部審議指定為「國寶」。
蔣伯欣撰文,《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頁30-32。
1895年,黃土水生於艋舺,大稻埕公學校畢業後,考入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在校期間,雕刻的天份被發掘,畢業後,經校長隈本繁吉介紹、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推薦,1915年赴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就讀,是台灣第一位赴日留學的藝術家。
憑藉個人天份與持續不懈的努力,黃土水習得木雕、石膏、青銅等多種媒材,甚至在校外自學大理石的雕刻技法。他的作品先是受到台灣總督的注目,爾後1919年以《蕃童》一作,獲得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經《台灣日日新報》大幅報導,一舉成為全島矚目的雕刻家,也激勵了後輩前往東京學習美術。
1921年10月14日,黃土水以《甘露水》在東京入選第三回帝展,三天後,臺灣文化協會在臺北成立。黃土水雖然不是文協成員,也沒有參與其活動,但他在文協成立之前,參加了台灣留學生在東京最早發起的民族運動團體——「啟發會」於1918年12月27日的籌備會議。從開始製作《甘露水》的1919年,到入選帝展的1921年之間,恰好也是一次大戰後,留學生相繼成立「啟發會」(1918)、「應聲會」(1919)、「新民會」(1920)探索臺灣主體的黎明期,這些團體也刺激了島內「臺灣文化協會」(1921)的結成。
一次大戰後,日本雕塑界興起古典回歸的傾向,結合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影響,蔚為青年藝術家的新潮流。《甘露水》使用大理石為材料,是黃土水以自學的技法,長時間手工打造而成。此作以寫實的女性裸體雕刻,結合神話性的素材為題,模特兒的雙臂向外自然下垂,手掌輕靠在比例放大的蚌殼上,雙足前後交叉的姿勢,既形成了張力,也產生與上半身之間的視覺平衡效果。黃土水以姿勢的安排,創造出對稱穩定的三角結構。《甘露水》風格雖然寫實,卻非單純再現人體,而是以重構的造型與均衡比例,喚起形體的內在精神。
《甘露水》下方的石塊,為模特兒嬌小的身軀加重了量感,黃土水留下石材原型作為底座,以物體的穩定性與體積感,強化了作品的量體結構。手掌與蚌殼邊緣處銜接的交界,與底座佈滿著刻意留下鑿痕的粗礪表面,構成外部力量,與柔和姿勢、平滑肌膚的內在力量,形成強烈的觸覺對比。而底座不僅作為身體與地面之間的中介與支撐,也使優雅姿態的身軀,浮現在未完成的石塊上,透露出由內而外迸發的生命感。
《甘露水》表現的核心內涵在於重力。藉由人體的直立,揭示抵抗重力的生命,也具有移動的自由。大正期雕塑界追求作品內在的生命表現,《甘露水》藉由姿態的轉換,表現靜中有動的動勢。女子面容自在,從前額到髮髻曲線層次的變化,形成造型的律動感,前額微微仰起,腳掌略為前傾,彷彿在運動的瞬間,憧憬著甘霖或天光,而人體從底座隱然而升的內在力量,則宛如文化運動提倡的「文化向上」精神。
作為台灣第一位現代意義下的藝術家,《甘露水》可謂黃土水探討被殖民者成為主體時所提出的問題意識:人何以作為人?也就是探索身為人的條件,猶如蔣渭水在創立文協時發表〈臨床講義〉的診斷,殖民下的臺灣罹患了「知識營養不良症」,需要極大量的文化處方。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不只是擺脫殖民地的知識蒙昧,也追求「文化主義」或「生命主義」,而藝術則是探索生命內面的表現與造形運動,創造文化主體的自覺。與文化協會同年同月登上歷史舞台,《甘露水》為美術運動跨出了極為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