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Fieldwork
Fieldwork
主訪人/蔣伯欣
列席人/周歆、郭璧慈
時間/2023年4月8日
地點/池上穀倉藝術館
訪談整理/周歆
圖片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本訪談轉載自《另一個故事II:池上.蘭嶼美術》,臺東市:臺東縣政府,2023,頁98-113。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蔣伯欣(以下簡稱「蔣」):近年來池上成為全國矚目焦點,台灣好基金會扮演了關鍵的推手角色,請您簡單回顧您參與基金會的過程和您對池上的看法。
李雅伶(以下簡稱「李」):台灣好基金會於2009年由董事長柯文昌先生成立。他發覺臺灣鄉鎮文化的美好,退休後成立了基金會,取名為「台灣好」。我們做的事情範圍很廣,如承租臺鐵空間,結合音樂與藝術成立「鐵花村」。但董事跟顧問們認為:東部不只有音樂,還有更多元素,既然是以鄉鎮文化開始,應該在海岸線或縱谷線找到可以合作的鄉鎮,串連成「行程」或「旅程」。
我們來到池上前,對池上的認識只有便當,但其實這邊的媽媽很會做米冰淇淋、米蛋糕等米食點心,很適合發展行程。農村居民按照四時節氣生活,因此我們從文化活動開始,以大坡池為天然場域,將媽媽們的米食點心包裝成野餐盒,做成「春耕音樂節」;夏天時,臺灣人很好客,所以在客家文化園區辦「夏耘米食節」;秋天時,池上非常漂亮,所以在稻田前辦「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冬天時,池上稻米一年兩收,農民很辛苦,我們就辦文化講座,讓大家休養生息。
雲門舞集,《薪傳》,201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透過四季的文化活動,我們跟池上累積了互動互信,計畫持續了至少三年。後來邀請了蔣勳老師,蔣勳老師一直想畫大幅的臺灣風景,但不曉得從哪裡開始。他來到池上,發覺這裡很適合藝術家逗留創作,那時董事長提出池上藝術村的計劃,請蔣老師擔任顧問,整理了幾個閒置空間,請藝術家來駐村一個月,每人結束後送一幅作品給池上,一年至少邀請六到八位藝術家。
作品越來越多後,就需要展出的地方。當地的梁正賢大哥說,他們家有一個閒置了五、六十年的老穀倉。建築師陳冠華做空間規劃時,認為不需要蓋一棟全新的建築,而是應該保留池上在地的文化特色與記憶,於是就帶著學生在池上做大量訪談,收集很多池上老照片,希望穀倉以前的意象能保存在這個空間,所以就有了池上穀倉藝術館。蔣勳老師來池上駐村時,寫了一些文章,池上也因此變得比較知名。
都市人的生活步調都很快,來到池上就必須跟隨農村作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它跟其他駐村形式不太一樣。我曾問簡博襄大哥(池上書局老闆)池上書局賣得最好的書是哪一本?他說是農民曆,這也為我們帶來文化衝擊。
池上的自然環境很好,我們宿舍的兩個位置,都在相對較安靜的地方,如龍仔尾遺世獨立,可以看到整片山和田,創作環境很好。有的藝術家以池上為創作對象,有的藝術家利用池上的環境創作,也有藝術家一來再來,例如石晉華、李賢文。藝術家停留的時間比較久,就會看到池上不一樣的面貌。
蔣勳,《山醒來了》,2017,油彩畫布,110 x 288 cm,池上穀倉藝術館典藏
「池上美學」的可能性
蔣:您認為有哪些關鍵人物促成了今日的「池上」?您是否有與他們接觸?
李:當初給我們最大支持的是梁正賢大哥,「池上稻穗音樂節」(2013年更名為「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時候,要將舞臺割出來,必須和農民協調,如果沒有他的協助會很困難。我們最初也接觸了由池上國中退休老師賴永松創辦,以環保與環境生態為主的池潭源流協進會,他們也覺得池上如果可以引進藝文會很好,所以梁大哥跟賴永松老師很歡迎基金會。梁大哥也提供我們穀倉改建的費用,如果沒有這種力量,其實很難經營和管理。
舉辦活動需要大量志工,從在地媽媽、老師,到池上國中的所有學生,都變成我們的固定志工,因此我們也跟池上產生了更多連結;池上穀倉藝術館對池上人免費,可是進來的池上人不多,因為藝術和他們的生活還是有段距離。我們工作人員中的池上媽媽和老師,看到花蓮、臺東的國小,帶著學生遠道而來看席德進展時,就想到為什麼池上的在地師生,反而沒來看?於是慢慢促成在地學校跟單位跟著來看。這是一個互相理解、觀看、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為彼此創造價值。
池上藝術村的駐村計畫
蔣:您認為「池上藝術村」提供了何種有別於他處的駐村經驗?
李:池上沒有太多美術課程,所以藝術家來駐村時,我們會在館內安排講座或DIY,讓池上民眾有機會參與藝術活動。藉由這種方式,讓藝術家與在地產生連結和互動,認識不同的池上人,激盪出不同的內容和火花。
我會問藝術家來池上駐村後,有沒有什麼改變。張宏彬說,本來他的作品比較小,來到池上後,就開始畫比較大的作品;李屏宜來到池上時,剛好是疫情期間,跟人的接觸比較少,發展出「呼吸:風景」系列;石晉華過去多使用鉛筆和大量的黑白。在池上的環境裡,他感受到色彩。他說秋收時,他從經過他門口的農民,感受到收穫的喜悅,於是作品開始有了顏色,這是很大的轉變。
蔣:您認為「池上藝術村」歷年駐村藝術家,呈現了何種美學傾向?能否列舉幾位藝術家為例?
李:我們沒有規定藝術家要如何呈現,在這裡駐村也不一定要畫池上,可是後來很多藝術家還是以池上為素材。例如蔣勳老師畫了龍仔尾的貓,和大幅的池上風景;長期從事攝影和關懷弱勢的張蒼松,訪問了四十幾位農民,拍下他們的生活和故事;劉文瑄看到農民老實地在這片土地耕作,所以她也要扎扎實實地面對創作,要像農民一樣,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因此,池上對藝術家的影響,不見得在作品上,有時候反而在創作態度上。
我們駐村的地方很偏僻,范思琪剛來的時候有些害怕,但她說當每天眼睛打開,看見群山時,這些山好像一直陪著她、給她力量,於是她用原子筆畫下這些山,並把這件作品叫《謝謝你都在》;牛俊強說,他在池上駐村時,會光著腳在田埂上散步,感受泥土,也很喜歡陽光從山上照射下來的感覺,所以他對池上的印象有煙霧瀰漫,有金色,也有泥土;葉仁焜說,本來在都市很繁忙,可是剛來到池上什麼都不能做,就騎著機車到處遊走。池上安靜到連月亮好像都特別亮,所以就創作了「月夜」系列。
王新蓮從美國回臺後來到池上創作,她重新跟臺灣土地產生連結,很自在地結合西方技法,後來留在池上;曾建穎說,池上的菜市場裡有人賣甘蔗,他就畫下自己啃甘蔗的圖,也因為這裡是農村,牆上有各種昆蟲,他就畫下面壁思過時,看到大千世界萬物的感覺;劉振祥用空拍,記錄池上不同的場景;彭賢祥說,他來到池上時,什麼都沒有,所以他用鋼珠筆創作,產生了一個新系列,激發出另一種創作模式;劉永仁是池上人,儘管他國中後就離開了,他的作品仍留存對池上的印象。他也擔任去年(2022年)「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的策展人。
劉文瑄,《螢火蟲之詩》,2020
螢光壓克力顏料、紙,75 x 75 x 17 cm
池上穀倉藝術館典藏
蔣:基金會如何規劃每期池上藝術村的駐村藝術家名單?
李:早期蔣勳老師推薦很多很好的藝術家來池上駐村,後期我們希望作品更多元,便開始邀請新銳或得獎的藝術家參與,也考量藝術家的創作形式和風格。我們有專家顧問的推薦,也有駐村藝術家的相互推薦,最後基金會的人再一起決定下一年度的駐村藝術家名單。
蔣:請您分享「池上穀倉藝術館」如何透過歷年展覽,帶入不同的美學與池上對話。
李:我們辦過「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2022)、「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2020)、「雲淡風輕—蔣勳私藏展」(2018)等展覽。其中「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2021),因為席德進在臺灣美術史的重要地位,很多藝文圈的人專程前來。後來我們又辦了「傳奇—席德進作品私藏展」(2021-2022),和十幾位藏家,如李賢文、郭英聲、林柏樑、李乾朗等席德進的好友商借作品。雖然席德進離開了,但透過這些作品、這些人,我們可以感受他和友人的情誼往來和他的創作精神。剛開始民眾覺得席德進展有點距離,後來他們開始會向人推薦這個展覽,慢慢變成一件令人驕傲、光榮的事。
傳奇—席德進作品私藏展,池上穀倉藝術館,2022
蔣:池上穀倉藝術館如何透過「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2022-2023),建立藝術家與池上鄉親的共創經驗?
李:我們在這裡五年了,希望讓更多當地人走進來。在這個展覽中,很多在地團體或學生,從一開始的「我不會畫」,到後來帶別人來一起畫。《池上人.心上人》這件參展作品,就是由66位池上人一起畫的作品。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2022-2023,主視覺
我們這次邀請了十位藝術家和超過三百位池上人來「共創」。第一展間主要介紹十位藝術家;第二展間則是藝術家和全部人的共創,如與福原國小美術班的合作。小學生的創作大多用彩色筆或水彩,所以藝術家準備了噴漆和卡典西德,讓大家寫一句想和大家說的話。也有老師帶著朋友去採集校園裡的植物,讓小朋友在畫紙上創作,產生不同的風景;第三展間叫「池上的味道」,池上有過一次大地震,盧銘世就在池上的四個極點取了土,祈求土地的安定。農民按照節氣生活,所以他燒了二十四節氣的陶盤,圍在桌子旁,象徵我們依節氣生活。再來是《池上人.心上人》,我們準備了空白畫布、炭精筆,邀請池上人把它帶回去,畫出自己想要畫的人,並在每件作品底下寫上「為何要畫這個人」的故事。整個展覽用各種共創手法,表現在地人對池上的記憶與共感。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池上穀倉藝術館,2022-2023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池上的未來連結
蔣:您對臺東美術館的未來發展有何期待?臺東美術館能如何建立與池上的連結?
李:我們很想在池上多開藝術課程,我認為美術館和我們很適合在教育或展覽上互相交流,例如藝術家在池上駐村時,可以在臺東美術館演講或 舉辦相關活動;反之,在臺東美術館展覽的藝術家,也可以到池上穀倉藝術館辦講座或做其他活動。期許池上人未來也會到臺東美術館看展,或讓來到池上的人知道臺東有不一樣的藝術內容與形式。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池上穀倉藝術館,2022-2023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