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美之拓樸: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之學術研究思維
(本文改寫自2024年潘小雪、葉柏強為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進行之展覽導覽)
文/葉柏強
圖片來源/葉柏強、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美之拓樸: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展場入口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刻正(2024年2月17日-)於花蓮美術館二樓展出的「美之拓樸: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由黃錦城擔任策展人,潘小雪、葉柏強擔任學術研究,策展論述由黃錦城、潘小雪共同撰寫,典藏展之所以取名為「美之拓樸」,係以拓撲學(topology)——希臘文「研究土地的學問」為概念,回應臺灣在面對不同時代以及政權下,歷經蓬萊仙島、福爾摩沙、南國、高砂等概念的轉變。
本次展覽自花蓮縣文化局近千件視覺藝術典藏中,精選120件作品展出,以回應花蓮縣政府自1983年設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以來,陸續展開的作品受贈及典藏,藏品除了藝術品之外,尚包含前駐西非大使楊西崑所捐贈的大批非洲文物、駱香林家屬以及學生捐贈的駱香林攝影作品與所收藏的奇石。
斷裂與再生
本次展覽首個單元「斷裂與再生」以來自新竹、落腳花蓮的文人漢學家駱香林的作品開場,呼應過往花蓮縣立文化中心設置香林館的歷史,也回應駱氏之於花蓮美術史的重要性。
展間中的《大魯閣畧圖》,為駱氏以傳統筆墨、吉田初三郎式的鳥瞰圖構圖,描繪中橫開拓前的太魯閣風景,圖中並保留許多日本時代太魯閣峽谷的舊地名,反映出他是戰後花蓮最早看出太魯閣觀光價值的人士。當時他擔任花蓮縣文獻委員會主委,負責主編《花蓮縣志》,需要蒐集許多相關的文獻資料,很可能駱香林當時看過日本時代的鳥瞰圖或繪葉書,但受限於政治的因素,不敢提到日本時代留下的文獻或書籍。事實上,他的攝影作品也都有日本繪葉書人工上色的特質。
「斷裂與再生」展場一景,中央立牆懸掛畫作為駱香林《大魯閣畧圖》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曾於2006年舉辦「躡影追飛:駱香林的攝影畫境」展,展出三百多件駱氏攝影作品,然而事實上駱氏尚未發表的攝影作品可能高達數千張以上,目前由他的外甥負責整理,尚不知道何時將整理完畢。儘管駱氏生前僅對外發表黑白照片,事實上他也拍攝彩色照片,然而因年代久遠,有些彩色底片已損毀,僅存部分完整,2020年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曾在館內舉辦「駱香林—淨土牧歌」圖書文物展,展出數幀駱氏所拍攝之彩色照片。
駱香林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畫圖,因此深諳構圖原理,六十歲以後開始接觸攝影,走的不是攝影學的脈絡,而是因為要編纂《花蓮縣志》需要大量照片,所以到處走、到處看,在偶然之下開啟拍照攝影的機緣。當時相機要價不菲,但他認識很多人,花蓮很有名的照相館老闆將相機借給他使用,也有日本朋友送相機給他。他的攝影作品有別於他人,他會實驗暗房技巧,將不同照片疊成一張,也會在沖洗出的底片中,選擇局部他認為漂亮的構圖沖印出來,再上色、題詩、落款鈐印。因此,他的攝影不是科學性的複製,而是每一張皆為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同於畫意派的擺拍,他的許多作品展現對瞬間的捕捉。他也不同於畫意派的攝影家,因為他不是攝影家,而是在採集的過程中,碰到讓他著迷的美麗事物。他的人生呼應了「斷裂與再生」的子題,不論是政治上的斷裂、新統治者進來,或是從漢學家進入人文或藝術領域,都是一種再生。
他也意外發掘出對老花蓮人來說最深刻的「白燈塔」意象,這座燈塔從前立於花蓮港入口堤防處,在1980年花蓮港口擴建工程時被炸毀,作家楊牧的詩和散文都書寫過白燈塔,許多花蓮的懷舊文學也描述過白燈塔。雖說現在提到花蓮代表性的風景時,一般人熟知的可能是太魯閣,但對過去長居花蓮的長輩來說,太魯閣讓他們感到畏懼,從口述歷史可得知他們害怕那裡的太魯閣族原住民,所以對他們來說太魯閣是個較為陌生的風景。相較之下,花蓮港白燈塔則是花蓮港築港的象徵,花蓮自十九世紀起一直需要一個對外的運輸港口,直到日本時代期盼已久的港口才終於落成,因此與港口同時落成的白燈塔就成為當時花蓮進步的象徵。按道理說,在駱香林拍攝白燈塔的戒嚴年代,一般人並不能到港口去拍燈塔,更何況還沖洗公開,但駱香林在花蓮有特殊地位,所以他就去拍了,後來他的學生也開始拍攝白燈塔。
駱香林「白燈塔」攝影作品
圖片來源:葉柏強
東遷花蓮的文人藝術家除了駱香林之外,也有張采香、張七郎兄弟等其他來自新竹而選擇棲身在花蓮的知識份子,張七郎在鳳林行醫,而張采香則隱居在瑞穗。然而因為張七郎在二二八事件中慘遭迫害,父子三人俱亡的緣故,許多人因此懼禍而將其兄張采香的作品毀去,甚至駱香林所典藏的張采香書畫因此被家屬燒毀,幸好花蓮縣仍有收藏家保存少數張采香的作品。近年儘管苗栗、新竹會將張采香劃歸為他們的藝術家,然而若以他生存的年代跟創作地點來說,東遷花蓮之後應該算是他人生的精華時期,只可惜他留存在這裡的作品太少。幸好此次「斷裂與再生」單元特別向藏家商借四件張采香的書畫作品展出,彌補了這段歷史的缺憾。
本次展覽除了作品之外也展出相關的文物及史料,包含駱香林生前所出版的《題詠花蓮風物》、《溥心畬先生遺墨》等書,其中《溥心畬先生遺墨》收有溥心畬繪製的《花蓮八景圖》圖版,這是溥氏1951年到花蓮市舉辦畫展時,正好此前花蓮文獻會選出「花蓮八景」,駱香林因此委託溥心畬繪製。溥氏根據駱香林提供的資料,隔一段時間後畫出《花蓮八景圖》,並為之書寫《花蓮八景詩卷》。這八景中,除了《八螺疊翠》(美崙山)一景在花蓮市內因此得以遊覽之外,其他都是溥氏以他的筆墨重新組合日本時代所出版的《東臺灣展望》內的照片而成。溥心畬當年到花蓮舉行個展,對當時花蓮藝術界帶來很大影響,也在臺灣戰後的八景創作譜系中,留下《花蓮八景圖》這最早由一流畫家所創作的作品;本次展覽同時展出一位日本時代無款的素描冊,冊中畫家以細緻的水墨線條以及淡彩記錄了花蓮的山和水牛等風物,儘管創作者不詳,但作品都很出色。
溥心畬《花蓮八景圖》展區
圖片來源:葉柏強
當時花蓮美術除了駱香林的攝影以及傳統文人水墨之外,也有日本時代引進講究寫實寫生的西洋畫系統,明治維新後日本盛行印象派風格,當時師範學生接受日本師範教育系統,自然就會學習這種風格。「斷裂與再生」現場所展出的花蓮前輩教師藝術家張阿井先生所創作的西畫作品,就充分地展示了這種由日本所傳來的印象派風格。
島嶼的隱身
在戒嚴時期,許多文人以及藝術家,因聽聞花蓮的風景殊勝,經常前來花蓮觀光。1983年花蓮縣立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成立後,這些藝壇文人雅士,從北部前來這裡雅集、開會、舉辦展覽,同時也在這裡即席創作,完成後的作品就直接就送給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所以目前文化局收藏了很多此類型的書畫,如杜簦吟、陳丹誠、李奇茂、周澄、姜一涵、梁中銘、梁又銘等人的作品。其中最大的一件共創繪畫《春長在》,參與作者近二十人,由李奇茂領銜題字,《春長在》由於畫幅巨大,過去僅典藏於庫房內,本次展覽為此畫在當年完成後的再次展出。
「島嶼的隱身」展場一景,底端作品為李奇茂等人共創繪畫《春長在》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回溯到日本時代以花蓮在地為主題的創作,臺北市立美術館收藏鄉原古統的《臺灣山海屏風》就包含太魯閣以及能高山的場景。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鹽月桃甫的《溫泉圖》,描繪的則是太魯閣的文山溫泉。日本時代東臺灣的美術並非空白,只是相關資料還需要透過《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灣日日新報》、臺、府展歷屆圖錄等來源慢慢去挖,例如臺展許多作品畫的都是太魯閣,可見當時日本人已經注意到太魯閣的風光,但是他們筆下的太魯閣跟戰後畫家所畫出來的太魯閣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比如說戰後太魯閣被中國化,原住民部落在畫面裡完全消失,哪怕是江兆申畫的《花蓮紀遊冊》內的太魯閣,出現在畫面裡也是穿著中國古裝的古人。
及至戒嚴時期,花蓮縣內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包含有管容德、張性荃、蘇慕康、聶家瑜。張性荃畢業於上海美專,曾受教於黃賓虹,來臺後任教於花蓮師專,早期短暫進入北部主流畫壇,後來常住花蓮,也與駱香林等花蓮藝術家交好;聶家瑜畢業於杭州藝專,原在空軍總部從事繪圖工作,後來到花蓮女中任教,擅長廣告設計與水彩,畫作風格典雅平淡,多以靜物、校園風景為主,曾獲全省教員美展水彩類優選,當時花蓮女中要考美術系的學生,都曾受教於他。
帶動當地美術活動的書法家楊崑峰,自年輕就相當仰慕于右任,練于右任書法練得非常道地,早期花蓮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字,同時他也雅好奇石,是花蓮最早玩奇石的幾個人之一;除了這些前輩藝術家外,年輕一代也欲急起直追,有別於當地水墨的創作風氣,1980年代的賴進坤、楊維中、潘小雪、吳展進、黃秀玉等青年藝術家於當時花蓮市社教館舉辦「五人畫展」,作品全以西畫為創作媒材,在東臺一隅展示出現代藝術運動的意味。
儘管花蓮地處偏僻,卻因雄偉的自然風光吸引許多人前來,其中又以太魯閣峽谷最為著名,戰後太魯閣峽谷依然是花蓮觀光的焦點,傳統水墨畫家喜愛以其擅長的筆墨描繪太魯閣,如江兆申《花蓮紀遊冊》便是以太魯閣為主題的作品,西畫方面也頗有可觀:劉啟祥、葉火城、呂基正、馬白水,也畫遍了太魯閣的每個角落。
「島嶼的隱身」展場一景,牆面最左側作品為楊維中《森之舞》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後山與前山
在過去,花蓮以中央山脈以及漢人移民的視角觀之,被稱為「後山」、「臺灣最後一塊淨土」,一直到當今面對太平洋的前山等概念的轉變,在地的學者以及藝術家無論如何就是要尋找自身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將花蓮由後山轉變為南島的前山。以藝術界而言,解嚴後許多民間藝廊、工作室、藝術組織興起,維納斯藝廊、石雕協會、藝術村協進會、文藝季地方美展、花蓮縣美術家聯展相繼開辦,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在1984年開始舉辦地方美展,1994年地方美展改名為洄瀾美展,由「地方」變成「洄瀾」(花蓮古地名)正是在地主體性的展現,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也在1995年開辦。早期花蓮地方美術社團多依附在當時的黨國體制,如書法協會、攝影協會都隸屬中華民國攝影協會花蓮分會、中華民國書法協會花蓮分會,後來也開始各自獨立出來。
「前山與後山」單元所展出藝術家,包含當時陸續自海外留學歸國的花蓮藝術家,如葉子奇、安力.給怒、黃銘昌、林經豐等,葉子奇《霧山.花蓮》、黃銘昌《斜陽》以極為細緻的寫實技法描繪花蓮在地的一隅景色,鄧卜君細密卻又帶有詭譎幽默意味的超現實主義水墨,以雕刻聞名的藝術家許禮憲則展出平面繪畫《奇萊山》。除了平面作品之外,展場也展出花蓮著名石雕家林聰惠《憩》,以及廖清雲、劉金德等石雕藝術家的作品。
「後山與前山」展場一景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近代與當代
「近代與當代」則展示了花蓮二十餘年間當代藝術的發展,解嚴以及政黨輪替所影響的社會氛圍變化,帶動了當時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而花蓮在千禧年之後萌發的當代藝術,可以說是來自於當時花蓮的環境運動,從1995年的反台泥運動開始,因為要環境保護,結果在地人士被驅趕、被抹黑,大家氣不過就找個地方展覽,作品就這樣出來了。當時很多藝術家創作環境議題相關的作品,後來則走向別的議題,其中藝術家劉曉蕙多年來仍持續做環境議題的作品,此次展出她「織路、海煙、白晝之眠」三部曲中的《白晝之眠》曾入選2022年洄瀾美展,劉氏的作品回應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訴說當前的科技時代,白天晚上已經沒有分別,以詩意的方式處理嚴肅議題。
「近代與當代」展場一景,右側投影作品為劉曉蕙《織路》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在轉角的展間也展出黃錦城、達鳳.旮赫地、優席夫、林介文、潘小雪等人的作品。潘小雪的作品中,以紅色的造型呈現一個人躺著的型態,那代表了原住民,背景則是花蓮的山巒,以回應天氣好的時候,花蓮乾乾淨淨讓人想躺在上面的山。這一系列的作品叫做《沒有土地的風景》,為潘小雪希望創作的三部曲系列之一,Landscape without land、History without story、Republic without public。目前只完成「沒有土地的風景」,作品反映臺灣的處境,風景雖然很美好,土地卻好像飄在空中,懸而未決,又不是一個國家。儘管內容充滿批判性,潘小雪仍希望以「美」的形式作為呈現。
「近代與當代」展場一景,右側牆面作品為潘小雪《沒有土地的風景》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現場除了展出美術館的典藏之外,還包含潘小雪提供的花蓮當代美術運動的相關資料,如環境運動失敗後,藝術家在海邊進行創作,以及後續在松園別館的發展,同時也有松園別館整建的影像紀錄及媒體報導。同時也展示了潘小雪創辦、舉辦七屆的洄瀾國際創作營的資料,如書籍、影片等,呈現當時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受邀來到松園、石梯坪創作的盛況,現場資料能看到范姜明道、阿道.巴辣夫.冉而山、英國及印度藝術家的作品樣貌。展覽最後,則是以曾為駱香林收藏的原住民織品,織品展示在牆上,用來投影原舞者的表演,舞蹈係原住民藝術的母體之一。「美之拓樸: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以駱香林作品開場,終於駱香林的典藏收尾,展示了花蓮藝術與民族間的依存,結束在現代的表現。
「近代與當代」展場一景,底部作品為投影原舞者影像於駱香林生前收藏的原住民織品
圖片來源:花蓮文化局、花蓮美術館
花蓮美術館典藏
花蓮美術館在重新整修期間,即有意在重新開館時,以為期一年的典藏作品展向公眾展現該館歷年來的典藏成果。擔任本次學術研究的潘小雪,不但是著名的藝術家,多年來也從事花蓮美術史調查以及爬梳整理的工作,透過本次花蓮美術館典藏品的研究與梳理,讓過往僅見於文字敘述的歷史能夠真實地呈現。策展人黃錦城不但擅長文字書寫,同時也是著名的藝術家以及策展人,此次展覽由他整理出展覽脈絡並做現場規劃,最後在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的學術研究與收藏品的加入下,也更加完善本次展覽。
雖然2013年花蓮縣文化局制定《花蓮縣文化局典藏管理要點》,有計劃地編列預算典藏作品,然而早期典藏並未依照花蓮美術史的脈絡,因此也能見到外縣市藝術家的作品。儘管如此,透過本次典藏品的梳理,可發現花蓮縣文化局典藏品的豐富度,其中更不乏許多臺灣美術史上重要藝術家的作品,惟典藏品的編號管理仍可精進,如對過往財產編號、文物編號、視覺藝術的統整。此外,受限於日本時代相關藝術作品典藏不足,此次展覽特別向花蓮在地老藏家彭明德,以及前輩畫家張阿井的公子張文暐商借其所典藏的畫作,藏家彭明德收藏許多花蓮早期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不乏代表性的精品,若未來能辦理彭先生的收藏展,文化局再從中挑選精品典藏,相信對花蓮美術館藏品質量的提升定有相當的助益。
延伸閱讀:花蓮美術館臉書專頁
作者
葉柏強。出生花蓮玉里,靜宜大學中文系、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就讀花蓮高中時,在花蓮文化中心閱讀到《東台灣展望》一書後,即對花蓮過去歷史產生興趣,退伍後開始蒐集相關文史資料,並在《璞石閣》部落格發表相關成果。所蒐集的花蓮史料以老照片、繪葉書等歷史影像居多,年代從明治末年一直到近代,可說是一部小型的花蓮歷史縮影,至今已出版《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臺灣攝影家:駱香林》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