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在這一切之中
文/路易士.桑.格雷哥里歐
譯/黃亮融
圖片來源/路易士.桑.格雷哥里歐
只不過是生命的一個片段
詩人能像神一般地贖回它
沉默的仇恨與毀滅永遠能存活
在那總是滿肚子壞水的
可怕西班牙人心中
他手握石塊潛伏著
等待著榮耀之事發生1
但誰又知道,現今所謂的「詩意的思考是什麼意思?2
但對我們來說
就隨風而去吧3
「美術館是服務社會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對有形和無形的遺產進行研究、收藏、保存、詮釋及展示。美術館對公眾開放,具近用性和共融性,促進多樣性與永續性。美術館以道德、專業的方式運作並進行溝通,並在社群的參與下,提供不同的教育、娛樂、反思與知識分享的體驗。」 4「美術館是一種表演性機構,同時也是對陳述進行驗證和將其正當化的工具。美術館作為體制性空間,有力量使展示在其空間內的陳述正當化,就像精神病院建構了正常與精神偏差之間的差異,學校製造了有能力與無能力之間的差異,監獄強化了正常公民與罪犯之間的差異。這正是美術館的潛力與風險。」5 「也許美術館不僅能從每件作品或影像中找到自身,還能從它們之間的關係找到新的共鳴、新的生命,它們雖然來自不同時代,但卻完整了我們當前的現狀。也許美術館,透過建立另一種秩序(或另一種失序),可以成為對自身論述上更新、反抗或回應。」6
「處理可做與不可做的事物,是對烏托邦、自我審查、社會規範、自我要求,及藝術創造現實的能力,提出質疑。」 7「在我們看來,正是在這種傳統的破裂中,真正的政治才會發生,因為在一個教育活動中進行政治行為,正是要打破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的模式,挑戰既定的空間與層級制度。在意義中敲開裂縫。」 8「編織能夠創造環境的言語。每一個字詞都是由諸多開始所構成,有多少開始就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語境、關係、向量、主題、用途和力量⋯⋯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其他環境和情境,如何產生命名其他故事、召集其他編織和其他詞語的文本,這些文本能更加支持我們每一個人,也更加永續。」9
這是為教育計劃「手牽手」(Hand in Hand)製作的圖像,但隨後被棄用。此計劃由本文作者格雷哥里歐為IVAM設計,預計於2025年3月啟用。https://ivam.es/es/educacion/codo-con-codo/
「重新思考及從關懷出發的行動過程,與所謂的教育轉向(educational turn)有關——這是十幾年前,由伊利特.羅葛芙(Irit Rogoff)提出的觀點(2008),並由諸多作家,如卡門.穆許(Carmen Mörsch)(2015)進一步發展——它將批判性的中介視為文化機構的基本軸心,將美術館這個概念,整體理解為一個教學裝置。」10 「雖然我們無法確認西班牙是否發生了羅葛芙口中的教育轉向,並經歷了同樣強度和條件的轉變,但我們也無法否認,在過去十年,教育議題已經進入一些國家機構的討論中,並在美術館和藝術中心獲得更大的發展和位置。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教育論述已征服了某種類型的霸權,儘管這並未伴隨著在美術館中,建立常設的教育專責部門,也未對相關行動者帶來更大的經濟認可,或減少其所面臨的不穩定性。與此同時,很矛盾的是,許多國家教育部門在思考教育轉向的同時,已在經濟危機的漩渦中崩潰,這場危機從2008年以來,已蔓延至整個國家。」11
「歷史上,美術館的教育部門多被排除於展覽計劃與定義之外。教育部門是與觀眾建立聯繫的橋樑,緩和與公眾的關係。作為一個部門,它的存在至關重要,卻在日常的展覽運作中顯得微不足道,在以往的展覽定義中常常存在爭議。教育往往只能適應已經確定的事項,或在很多情況下,忽略這些確定的事項,轉而處理基礎元素,從而與藏品、展覽或節目規劃的節奏脫鉤。」 12「MNCARS的教育領域部門提出了不同的作法,目的是要以全新態度,發現美術館的空間和作品,並透過其他的思考方式來解讀圖像的意涵。將這些空間轉變為屬於自己的地方,邀請我們透過行動來思考、觀察,讓原本受限於看與聽的被動對象,轉變為主動的視聽主角⋯⋯儘管有市場需求,且其實踐已經佔領了公共領域,將經驗轉化為生產力和成功案例,但我們仍堅持改變節奏:放慢速度,從另一個地方做得更少、成為更少。向那些從未來過的人伸出手。歡迎那些處境更為艱難的人。在脆弱和隱形的脈絡中工作,轉向邊緣,尋找不穩定的平衡。懷疑,創造,思考。」13
「相反的情形開始主導過去大眾在散發靈光的藝術作品(從虔誠的宗教圖像到在美術館論述脈絡下展出的作品)前展現的被動性,導入了一種過動的元素,它似乎同時是一種『賦能』的元素和對注意力的轉移。」14 「因為要將這些社區實踐融入由對立價值觀所主導的脈絡中並非易事,這些對立價值觀包括:個人主義的崇拜及其衍生出的扭曲、極端生產主義與文化商品化、快時間形成的獨裁與注意力分散、基於大型事件和景觀化所擬訂的文化政策、普世可及性的缺乏,還有總的來說,刻意削弱真正公域(commons)文化的行徑。我們的承諾是起身對抗這些邏輯,這並非出於天真或意圖尋求庇護,而是出自可能性的力量,因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無論是機構內、外或之間),都有許多正在建立抗爭的計劃。」15 「傳統教育中——同時也在許多機構的工作中——最強大的反抗之一,正是摒除現今統治世界的解釋性體系,並以一種開放性體系取而代之,後者讓我們從眼前的事物中學習,以一種讓人擾動的方式做事,探索那些尚未被視為藝術的領域,又避免落入那種過度正當化、無視我們自身知識與身體的頌歌。也許我們在CA2M這些年來所發展的工作,正是在探索這些困惑與欲望的海洋。」16
「藝術行為是一個謎。在觀眾面前,它的意義始終未完成且不完整。它擁有自己的生命,這使它無法被簡化為單一的敘事或中介工具。」17「我們早已意識到,教育不僅是針對他者,也不可避免地作用在教育者的身體上。從離開舒適圈的那一刻起,這個表演工作坊就啟動了,我們必須為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做好準備,而不是僅僅帶著封閉的知識出現。我們來到教室時,不是只帶著頭腦,還帶著身體——也許還汗流浹背或濕透。我們必須了解自身代表的特權與權威,正如教育實踐的指標性理論家貝爾.胡克斯(bell hooks)所教導我們的一樣。」18
「一個身體不是空的。它承載了其他身體、碎片、器官、部位、組織、膝蓋骨、戒指、管子、槓桿和風箱。它也承載它自己:那就是它的一切。」19
「很多不守規矩的青少年在整個美術館到處跑,很難控制。」20「就像一個孩子談論『她』的學校,一名青少年談論『他』的高中,或是某位成人談論『她』的健康中心,美術館能成為我們『自己的』地方嗎?『我們』的美術館存在嗎?」21「只有在假設每一位參觀者都是獨特的,且由這種關係產生的經驗也是獨特的時候,美術館才有能力帶來真實的轉變。這些關係發生在參觀者感受到挑戰時,當他或她成為形成論述的參與者,還有當美術館中的實踐,能對他或她產生影響時。」22「我們將棲居、佔領並佔據這個裂縫,將其視為一個避難之地,它將讓我們進入內部,然後用像是剛吃完超大冰淇淋後黏黏的手,用行動和對話來感染這些牆壁⋯⋯在諸多討論中,我們會致力於物件、影像和行動的批判性建構,探索個人宇宙並尋找看待日常生活的新方式。我們將攜手建造自己想要看到的美術館,一個我們可以聊天、唱歌、展示畫作、曬太陽的地方⋯⋯使用CA2M 丟棄的廢料(如展覽、工作坊、各種活動的殘留物)來建造一座美術館中的美術館,彷彿寄生體一般。」23
黛安娜.米揚(Diana Millán)於CA2M進行教育計劃「無名者:霸佔裂縫」(Les Sin Nombre. Squatting the Crack)中的一環。計劃由波朗柯和本文作者格雷哥里歐主導。https://ca2m.org/en/activities/les-sin-nombre-squating-the-crack
「機構透過變得柔軟發生改變。日復一日浸蝕的水滴,比橫掃一切的巨浪更具轉變的力量。我們明白機構積極參與、建構社群、面對教學實踐中真實的日常挑戰,有多重要,我們希望成為那軟化牆壁的水滴,打開微小的裂縫。我們希望這些裂縫能問題化、失敗、回應,或就此打住。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物,長時間中發生的所有事物,在各個方法、方案、計劃中發生的所有事物。」24「液態的中介作用:具批判性和變革性。它是政治性的、有韌性的且有互動性的。它是共融的、社群主義的。它是一種表達立場的方式,是一種與他人共同調查的方式。它是對話。它是社群與領地之間的關係。它提出問題(許多問題)。它不斷變化也帶來變化。它引人參與。它讓集體建構故事。它使你同時思考與感受。它是一個參與的空間。它激起自身及他人的情感。它從關乎身體的其他地方產生影響。它是多領域的。它具有多重觀點。它是自我批判的。它是液態的。」25
「文化中介對於社會和文化機構本身來說,是社會變革和文化民主化的工具。」26「中介作用對重新定義和重新拿回文化權至關重要。美術館必須捍衛其作為今日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空間的角色。」27「若我們不將教育者的生產,與在文化機構中的其他創造放在同一層面,我們就無法理解教育者作為知識分子的角色。因此,捍衛整體教育者,特別是作為知識分子帶來改變的教育領域成員,是根本性的政治性轉向。」28「馬德里社會法庭第18庭裁定,MNCARS因在2024年2月和3月的罷工期間,用一般服務助理替代罷工中的資訊服務和中介服務員工,遭判違反罷工權⋯⋯MNCARS及其管理部門正努力塑造一個對外的形象,但此形象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與其員工遭遇的現實情況及專業待遇不符。我們面臨了一個很明顯的機構偽善情境,在一方面,諸多展覽、會議、系列活動和聲明,皆反對此產業中的就業不穩定現象,但實際上,勞動力不斷外包,員工沒有穩定就業的保障,甚至到了解僱整個團隊的地步,這正是此案面臨的情況。」29
影像拍攝於2024年3月9日,MNCARS的中介團隊正進行罷工,並獲得資訊團隊的支持,抗議全體中介團隊人員被解雇。
「人們並未意識到自己有多大的力量:一場為期一週的大罷工足以摧毀經濟、癱瘓國家,並證明他們強加的法律是多餘的。」30「一個更為複雜的機器(machine)例子,也許可能是一群人彼此之間建立聯盟,捍衛某些面臨危機的權利,與其他群體和機構建立合謀的協同關係,發明自己的抗議方式或形式,最終,在下個時機來臨前解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機器的首要功能便是『謀劃』(machinate),與既有秩序對抗,想像新的可能組合,發想帶來激進轉變的必要手段。」31「在多年未申報就業(unreported employment)的情況下,美術館的許多自由工作者提出法律訴訟,這些訴訟自2015年起,在該中心館長的支持下,承認現有的未申報勞動關係,並隨後要求馬德里自治區進行修正。結果就是,工人們讓自身的勞動條件正常化,但主管機關並未強化於該中心的結構,因為法院認定的職位並未納入該中心的內部結構。」32
「美術館機構由層疊的閱讀網絡所構成,它需要特定的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它守護和照料的藝術作品,或是它傳遞的知識與歷史,還因為它作為價值體系的儲存庫,反映了訊息傳播的方式、行動者的改變,以及某一特定時刻的利益與衝突。」33「有鑒於瓦倫西亞自治區政府提出的投訴,以及對本人持續發動的假訊息攻擊,顯然本人並未得到瓦倫西亞政府的支持。面對這個情況,為避免對美術館(IVAM)造成更大傷害,本人決定接受這個決定⋯⋯現在負責的團隊和市民必須捍衛這些機構,抵抗它們在政治和媒體利益面前所面臨的脆弱。」34「每個機構必須與其語境、位置及觀眾維持協調一致,必須為全球性問題尋找在地性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訴求機構的想像力。」35
「如何在不落入對行動主義美學的利用、挪用或殖民下,對其做出貢獻?」36「藉由這封信,我要求撤下我的作品《白色階級》(Castas Blancas,2019),這件作品目前正於「連通器:典藏1881-2021」展覽中展出,原因是MNCARS最近決定舉行與北約(NATO)峰會相關的政治活動,即由王后蕾蒂齊亞.歐提茲(Letizia Ortiz)帶領北約領袖們正式訪問該館⋯⋯這是很畸形的事,畢卡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正是回應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內戰期間的格爾尼卡轟炸事件而創作的,在藝術家的要求下,作品直到弗朗哥(Francisco Franco)獨裁政權結束後才返回西班牙。而如今,它卻成為這些決定將戰爭強加於全球的政治人物的背景。MNCARS有責任確保其所守護之作品的物理完整性,同時也要維護其政治完整性。MNCARS作為公共資金大量來自移民與西班牙工人階層的機構,無權將藝術作品用於服務如北約這類強加戰爭與暴力的政治組織,亦無權動用公共資源舉辦這類可悲的活動。」37「一切都被容忍,任何批評或異議,只要它們被框限在機構架構內。既有論述的功能即在於確保這些錯位或斷裂最終能和解,而不會揭露系統的暴力,也不會揭示歷史與藝術是充滿爭議之領域的事實。」38
「小心!所有注視的眼光可能會讓你什麼也看不見。」39
「有些存在是無聲的;也就是,我們聽過就忘記它了,因為它是次要的。其他的存在則受制於他們的聲音:在我們的記憶裡,他們成為一個整體的聲音,然後其他的特徵才會顯現。」40「躲起來,直到每個人都回家。躲起來,直到每個人都忘記你。躲起來,直到每個人都死去。」41「然而,我們三人都很明白,我們現在正超越這一點;我們確信,我們正攜手邁向尚未創造出的深處,但也無法確定我們是否能夠創造。」42「能決定一起前進並不是件小事。」43
1. Luis Cernuda, Selected Poems, New York: The Sheep Meadow Press, 1999;詩文可見於「FGL:現代的深邃」,這是透過費德里戈.加西亞.洛爾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的詩歌,對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美術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以下簡稱MNCARS)藏品進行的中介化導覽,為本文作者格雷哥里歐於2023年設計。
2. Vicuña, Cecilia. Veroír el fracaso iluminado,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21. 「塞西莉亞.維庫尼亞:看聽被點亮的失敗」(Cecilia Vicuña: Seehearing the Enlightened Failure)是五月二日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以下簡稱CA2M)於2021年2月至6月推出的展覽,https://ca2m.org/en/exhibitions/cecilia-vicuna-seehearing-the-enlightened-failure
3. 瑪爾.雷克雅維克(Mar Reykjavik)於2024年在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L’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以下簡稱IVAM)的表演「兩顆牙齒之間的縫隙」(A gap between two adjacent teeth / Una font raja)。這件行為演出作品可見於「場景一:創造風景」(Scene I. Making Landscape),這是對IVAM同名特展的評論性導覽,由恩帕兒.波朗柯(Empar Polanco)於2024年設計,https://ivam.es/es/educacion/visita-escena-i-hacer-paisaje/
4.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Museum Definition,” ICOM, Jun. 5. 2023, https://icom.museum/en/resourc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 此定義可見於「Zum:第8集」,這是對MNCARS的中介化導覽和在一個教育中心舉行的批判性新聞學工作坊,由克莉絲媞娜.古提耶雷茲.安德列茲(Cristina Gutiérrez Andérez)於2022年設計。
5. Paul B. Preciado, “Cuando los subalternos entran en el museo: Desobediencia epistémica y crítica institucional,” Exponer o exponerse, Madrid: Catarata, 2019, pp. 15-26. 此引文可見於「離開邊緣:博物館作為文本」(Leaving the Margin: The Museum as Text),這是以圖書館與文獻中心的資料為基礎,對MNCARS館藏進行的導覽,由蘇珊娜.嘉拉瑞塔(Susana Galarreta)和黑蘇斯.莫拉特(Jesús Morate)( 馬德里文化中介者協會,Association of Cultural Mediators of Madrid [AMECUM])於2023年設計。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visita/salirse-margen-museo-como-texto
6. Nuria Enguita, “El museo como resonancia,” Un contínuum común indefinidamente liso, Valencia: 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2022, pp. 8-11. 「無盡平滑的共同連續體」(An endlessly smooth common continuum)是2024年5月至10月在IVAM的展覽。https://ivam.es/en/exposiciones/un-continuum-comun-indefinidamente-liso-an-endlessly-smooth-common-continuum/ 努里雅.恩基塔(Nuria Enguita)於2020至2024年間擔任IVAM館長。
7. Gil-Delgado, Victoria. “Enseñar a no hacer nada: Prácticas performativas en el aula,”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73-95. 維多.吉兒-戴爾加多(Vito Gil-Delgado)自CA2M於2009年成立起,即是其教育部門的一員。
8. Pablo Martínez, “Atravesados por la experiencia: Pedagogía, institución, imágenes y cuerpos,”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245-272. 巴布羅.馬丁尼茲(Pablo Martínez)曾於2004至2008年,擔任MNCARS教育計劃協調人員,並於2009至2016年,擔任CA2M教育與公眾計劃部門主管。
9. Sonia Martínez, “What lies between a beginning and its contexts,” Programa Art i Context (2021-2023), Valencia: 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2023, pp. 134-137. 「藝術與語境」(Art i Context)是IVAM於2021至2023年發起的計劃。https://ivam.es/en/exposiciones/art-and-context-programme-exhibition-project-2021-2023/。索妮雅.馬丁妮茲(Sonia Martínez)曾任IVAM副館長,自2024年2月起,擔任該機構代理館長,直到新任館長遴選程序完成。
10. Alba Pérez Cadenas, “Remediar la mediación,”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33-41. 艾芭.裴瑞茲.卡登納斯(Alba Pérez Cadenas)曾於2017至2021年,擔任MNCARS教育部門的文化中介計劃主管。
11. Pablo Martínez, “Atravesados por la experiencia: Pedagogía, institución, imágenes y cuerpos,”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245-272.
12. Martí Manen, “En los límites y más allá: Noexpo en la máquina-museo,”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53-57. 「GIRA」是MNCARS的教育部門,於2019至2024年啟動的計劃名稱。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ducacion/como-palma-mano
13. Cristina Gutiérrez Andérez, “Escuchar y disfrutar,”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15-20. 古提耶雷茲自2018年起,擔任MNCARS教育部門的學校協調員。
14. Tamara Díaz Bringas, T. Velázquez & M. Borja-Villel, Playgrounds: Reinventar la plaz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4. 「遊樂場:重塑廣場」(Playgrounds: Reinventing the Square)是從2014年4月至9月,在MNCARS展出的展覽。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n/exhibitions/playgrounds
15. Fran MM Cabeza De Vaca, “Un trozo de madera que respira,”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25-32. 法蘭.MM.卡貝薩.德維卡(Fran MM Cabeza De Vaca )曾於2018至2024年,擔任 MNCARS 教育部門中的社群協調員,並自2024年起擔任教育部門主管。
16. Pablo Martínez, “Atravesados por la experiencia: Pedagogía, institución, imágenes y cuerpos,”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245-272.
17. Manuel Borja-Villel, “Vasos comunicantes I,” Vasos comunicantes: colección 1881-2021, Vol. I,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23, pp. 11-29. 「連通器:典藏1881-2021」(Communicating Vessels: Collection 1881-2021)是 MNCARS 於2021年11月推出的典藏常設展重組計劃。該計劃由2008至2023年任職的前館長曼努埃爾.波爾哈-維耶爾(Manuel Borja-Villel)和自2008年起擔任典藏部門主管的羅莎里歐.佩依羅(Rosario Peiró)主導。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sites/default/files/communicanting_vessels_collection_1881-2021.pdf
18. Victoria Gil-Delgado, “Enseñar a no hacer nada: Prácticas performativas en el aula,”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73-95.
19. Jean Luc Nancy, “Fifty-eight Indices on the Body,” Corpu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150-160. 此引文可見於CA2M為13至18歲的青少年所設計的探索計劃「無名」(Les Sin Nombre)。此計劃是2022年,由波朗柯、格雷葛里歐、馬克.維夫斯(Marc Vives)、奧蘿拉.德拉霍茲(Aurora de la Hoz)和哈維蘇.蒙特羅(Javixu Montero)共同策劃。https://ca2m.org/en/activities/the-unnamed-exploration-space-for-young-people-between-13-and-18-years-of-age
20.Carlos Granados, “Listado de incidencias y comentarios del personal de sala del museo donde aparecen las palabras joven, chico, alumna o adolescente entre febrero de 2009 y marzo de 2016,”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 213-231. 卡洛斯.格拉納多斯(Carlos Granados)自2009年CA2M成立起,即為該館教育部門成員之一。
21. Fran MM Cabeza De Vaca, “Un trozo de madera que respira,”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25-32.
22. Alba Pérez Cadenas, “Remediar la mediación,”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33-41.
23. Empar Polanco & L. San Gregorio, “Les Sin Nombre. Squatting the Crack,” CA2M, 13 Apr. 2023, https://ca2m.org/en/activities/les-sin-nombre-squating-the-crack
24. Cristina Gutiérrez Andérez, “Escuchar y disfrutar,”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15-20.
25. Laagencia, “Manifiesto interior,”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59-65.
26. AMECUM, “Código de buenas prácticas,” Escuela perturbable,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23, pp. 43-44. 「AMECUM」為馬德里文化中介者協會(Association of Cultural Mediators of Madrid)縮寫,成立於2015年。
27. Manuel Segade, “Project 2023-2028,”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23, 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sites/default/files/proyecto-2023-2028.pdf 此美術館營運計劃由曼努埃爾.塞加德(Manuel Segade)主導。塞加德自2023年6月起擔任MNCARS館長,他曾於2015至2023年,擔任CA2M館長。
28. María Acaso, “El museo de los vínculos,”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9-13. 瑪麗亞.阿卡索(María Acaso)自2018年起,擔任MNCARS教育部門主管,直至2024年因文書錯誤導致中介團隊被解僱的醜聞離職。
29. Sindicato SUT, “Vulneración del derecho de huelga por parte del MNCARS. SUT,” Sindicato SUT, 17 May 2024, https://sindicatosut.org/index.php/luchas/697-vulneracion-del-derecho-de-huelga-por-parte-del-mncars
此為「勞工團結互助聯盟」(Solidarity and Unity of Workers,SUT)的聲明。MNCARS的中介和資訊團隊選擇此聯盟,對抗館方委託之外包公司的濫權行徑,捍衛他們權益。
30. Joan Brossa, Askatasuna, Barcelona: Alta Fulla, 1983. 此詩作可見「匯流:檔案與介入之間」(Confluences. Between the archive and the intervention),這是IVAM同名展覽的導覽解說活動,由克里斯.特羅.帕切柯(Cris Tro Pachec)於2024年設計。 https://ivam.es/es/educacion/visita-confluencies-entre-el-archivo-y-la-intervencion/
31. Pablo Allepuz, M. Borja-Villel, I. Fokianaki, R. García & T. Velázquez, “Scheme, Link, Unleash,” machinations,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23, pp. 10-147. 「謀劃」(machination)是MNCARS在2023年6月至8月推出的展覽。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n/exhibitions/machinations
32. Pablo Martínez, “Atravesados por la experiencia: Pedagogía, institución, imágenes y cuerpos,” No sabíamos lo que hacíamos.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16, pp.245-272.
33. Diana Guijarro, “Cuando algo falta, cuando algo no está,” Un contínuum común indefinidamente liso, Valencia: 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2022, pp. 28-32.
34. Carlos Garsán, “Nuria Enguita renuncia a la dirección del IVAM,” Culturplaza, 21 Feb. 2024, https://valenciaplaza.com/nuria-enguita-renuncia-a-la-direccion-del-ivam 摘錄自努里雅.恩基塔(前IVAM館長)的聲明,宣佈她在極右翼「民聲黨」(Vox)的政治迫害下辭職。
35. Laagencia, “Manifiesto interior,” GIRA,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19, pp. 59-65.
36. Carolina Caycedo & L. Pérez Flores, “What can you give?” Carolina Caycedo. Land of Friends, Valencia: 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2024, pp. 36-42. 此概念參見「卡洛琳娜.凱塞多:朋友之地」(Carolina Caycedo. Land of Friends),這是本文作者格雷哥里歐於2024年設計的IVAM展覽的導覽解說活動。https://ivam.es/es/educacion/visita-carolina-caycedo-tierra-de-los-amigos/
37. Daniela Ortiz, “I share the letter sent to the Reina Sofia Museum requesting the museum to withdrawn my work be from the exhibition ‘Vasos Comunicantes’ (…),” Instagram, 30 Jun. 2022, https://www.instagram.com/p/Cfb-3jeOGGV/ 此信件可見於「格爾尼卡的錯位」(Displacing Guernica),這是本文作者格雷哥里歐於2023年,以畢卡索的《格爾尼卡》所設計的MNCARS館藏導覽活動,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n/visit/guernica
38. Manuel Borja-Villel, “Vasos comunicantes I,” Vasos comunicantes: colección 1881-2021, Vol. I,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2023, pp. 11-29.
39. Mitsuo Miura, Mitsuo Miura. Madrid: Centro de Arte Dos de Mayo, 2022. 「Mitsuo Miura:二個將近400平方公尺的地景」(Mitsuo Miura: Almost 400 m for Two Landscapes)是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在CA2M推出的展覽。https://ca2m.org/en/exhibitions/mitsuo-miura-almost-400-m2-for-two-landscapes
40. Carmen Conde, “La voz,” Noreste, 10, 1935. 摘錄自「走出邊緣:流浪者的疏離」(Leaving the Margin: The estrangement of the wanderer),這是由MNCARS圖書與檔案中心,於2022年根據圖書與檔案中心的館藏,對MNCARS館藏中有關西班牙共和國流亡的作品策劃的導覽活動。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visita/salirse-margen-extranamiento-errante
41. Yoko Ono, Grapefrui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0. 表演譜可見「無名者:霸佔裂縫」
,這是波朗柯、格雷哥里歐、索菲雅.阿雷曼(Sofía Alemán)、米揚和阿瑞許.法耶茲(Arash Fayez)於2022至2023年於CA2M共同主導的計劃,為13至21歲青少年設計的探索計畫,https://ca2m.org/en/activities/les-sin-nombre-squating-the-crack
42. Maria Isabel Barreno, M. T. Horta, M. Velho Da Costa, The Three Marias: New Portuguese Letters,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1975. 引文可見「我們一起躍進的力量」(The Power with which We Leap Together),這是瑪爾.波奈特(Mar Bonet)於2024年,為IVAM同名展覽設計的導覽解說活動。https://ivam.es/en/exposiciones/the-power-with-which-we-leap-together-women-artists-in-spain-and-portugal-between-dictatorship-and-democracy/
43. Sonia Martínez, “What lies between a beginning and its contexts,” Programa Art i Context (2021-2023), Valencia: Institut Valencià d’Art Modern, 2023, pp. 134-137.
作者
路易士.桑.格雷哥里歐(Luis San Gregorio)。西班牙藝術家、策展人、教育工作者,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當代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碩士、瓦倫西亞大學國中教師訓練碩士生。曾任瓦倫西亞獨立藝術空間Pols董事。與恩帕兒.波朗柯(Empar Polanco)組成策展團體Luisempar。曾於五月二日藝術中心(CA2M)帶領「無名者」(Les Sin Nombre)青年藝術教育計劃(2022-2023),參與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美術館(2022-2023)、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2024)等教育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