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Glossary
Glossary
共有 Commons
譯寫:吳尚育
Casco為於1990年在荷蘭烏特勒支成立的非營利藝術空間。Casco於荷蘭語中的意思為「毛胚屋」,代表逐漸成為一棟完整建築過程中的開放彈性結構。2018年,更名為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s(Casco藝術中心:為共有而做)。
自2008年起於Casco擔任總監的Binna Choi於文章及訪談中,闡述她對該機構及「共有」的想法。她指出「共有」為「社群透過特定自訂規則,對共有資源的集體管理」。2010年前後興起的「共享經濟」,一方面代表了「分享」的市場化,另一方面則代表「每位公民體認到他們的能動性,由此動搖國家及機構過往享有的權利及權威」的典範轉移,對Binna Choi而言,這即是「共有」。
Casco對「共有」的探索及實踐,可見Grand Domestic Revolution(偉大居家革命,2009-2012年)計畫,實際運作該機構旁的公寓空間,邀請藝術家、實踐者,透過駐村、空間介入的方式,由女性主義角度出發,探索從居家空間展開社會變革的可能,強調對「再生產性的居家勞動」(reproductive domestic labor)的重視。Binna Choi提出「再生產的共有」(reproductive commons)概念,以此打破「生產」與「再生產」的二分法,連結個體、事物的來源及其社會與環境的代價;Composing the Commons(組成共有,2013-2016年),則透過研究、委託或共同製作、公共項目,展開對共有的多樣定義及實踐方法的探索。
Composing the Commons計畫包含Casco團隊與在地藝術家Annette Krauss合作的Site for Unlearning(Art Organization)(重新學習之地:藝術機構),以Casco作為研究案例,方向包含集體重新學習(unlearn)該機構的忙碌性。該計畫每兩、三週舉辦集體會議,激盪重新學習的練習項目,包含集體清掃、對薪資系統的反思、集體策劃及學習等。
同為Composing the Commons中的計畫,則包含與Arts Collaboratory(藝術合作,以下簡稱AC)的合作,後者為2007年由兩個荷蘭的基金會創立,旨在支持非西方藝術組織的平臺。在AC的發展中,不同成員單位逐漸形成相互支持(interdependent)及跨地方的生態系統(ecosystem),逐步建立相互信賴、資源及責任的共享。Casco在參與AC的過程中,一同反思西方對非西方(尤以全球南方)的藝術贊助中,不平等的上下權利關係,從中強調平臺成員間的自我組織及透過共有殖民抵抗經驗產生的橫向連結。
隨著對共有概念的深化,Casco也開始將過往一年六檔的展覽檔期,改為一年春秋兩檔,將更多心力放在對組織運作模式的理解,透過藝術邁向更社群及政治有效的生態系統,並強調學習的重要性。Casco自2018年起,將「為共有而做」放入組織名中,顯現探索「共有」的決心與目標,透過歷年對內與對外的各式實踐,更加呈顯藝術機構於社會變革中的積極角色。
參考資料
Alex Klein and Tausif Noor, “Conversation with Binna Choi, 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s,” I is for Institute, 04 Feb. 2019.
Binna Choi, “How do the Commons Look like? An incomplete story from a slow metamorphosis of becoming Casco Art Institute,” NJP Reader #8, 31 Dec. 2018, p241-255.
黃祥昀,〈以「共合」為理念的荷蘭藝術機構—— 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s〉,《荷事生非》,2019年11月18日,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986 (檢索於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