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Glossary
Glossary
開放庫房 Open Storage
編譯:吳尚育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外觀
攝影:Liesbeth van den Hurk
荷蘭鹿特丹范伯寧恩美術館(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由鹿特丹建築事務所MVRDV操刀的開放庫房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於2021年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旋即吸引全球目光。對於庫房規劃,該館館長Sjarel Ex提及17世紀收藏家的陳列室、聚珍閣(Wunderkammer)、倫敦索恩博物館(Sir John Soane’s Museum)給他的啟發,這些空間將大量物件並置,同時具備保存、收藏、展示功能。
范伯寧恩美術館庫房的重新規劃,一方面反映該館地下室庫房的長期隱憂——1999年曾嚴重淹水,近年更倍受氣候變遷及周邊工程威脅。另一方面,則如Sjarel Ex指出,現今多數美術館僅展出7%的藏品,其餘皆存放於庫房。因此,更萌生增加藏品的近用性(accessibility)的想法。選址考量方面,則希望有別於荷蘭於郊區建立庫房的系統,將庫房帶至市中心增進公眾與藏品的接觸。
該館收藏及研究主管Sandra Kisters則指出,Depot的近用性反映在多個層面:一、可見的庫房:儲藏空間裝置對外玻璃,使觀眾得以一窺存在其中的物件,部分裝箱更將部分立面改為透明,使觀者能進一步看見箱中物件。此外,庫房一般為燈暗狀態,觀眾能藉由互動開關,暫時點亮庫房;二、實體參觀:觀眾能以預約方式,實際進入庫房參觀;三、工作流程展示:觀眾能見到館員登錄、維護、修復等日常館務;四、藏品研究:觀眾能以預約方式調閱藏品,於研究空間觀看。也包含錄像及影片自助閱覽系統的設置。在近用性及工作流程的展示上,更思考教育性的維持,而不落入一種為展示而存在的「表演」。
事實上,該館增進庫房藏品近用性的實踐,更早於Depot的落成,1990年便有「開放庫房」(Open Depot)展,於展場中安置庫房掛架及查詢系統;2003年設置「數位庫房」(Digital Depot)互動裝置,觀眾能透過數位系統,認識藏品面貌;2010年於現場修復畫作;2015年設置快閃保存及修護工作室,這項計畫更使館方了解觀眾對這些工作的興趣,並吸引到更多元的觀眾。工作人員也發現同時進行工作與向觀眾展示其流程的可能——原先對受觀眾干擾的憂慮並未發生;2017年的蕾絲藏品檢閱工作,公眾更可以進入工作場域,與工作人員互動。館方也因此接觸到民間蕾絲專家,後者更協助其相關作業。
Depot正式於2021年開放的前與後,范伯寧恩美術館透過實踐,思考對93%未展示藏品的近用,落成後開放庫房近用性的多元實踐,多功能的空間使用——儲藏、登錄、研究、修護、內部物流、蟲害控管、攝影等作業空間,商店、展覽空間、餐廳等公共空間,其空間配置、物件的靈動展示、參觀動線安排,展現開放庫房規劃的新高度。
參考資料
Sandra Kisters and Esmee Postma (eds.),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 Rotterdam: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2021, p29-32, 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