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機構文本 導論
機構文本(Institutional Text)是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的年度計畫,回應近年來藝術機構的變化。在今天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藝術世界,「機構」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在日益分眾化或學科化的領域中,機構實踐如何創造新的可能性?與個別藝術工作者、公眾的關係又是什麼?
近年台灣的第二波美術館熱潮,堪稱近年最顯著的機構變化,眾多美術館正籌備興建,除了硬體建築,各場館在定位發展與策略競合關係中,正嘗試不同的實踐思維與想像。不同於20世紀藝術機構多朝向追求西方的現代化、國際化,21世紀的第二波美術館浪潮下,則是嘗試用批判性與實驗性的角度,重新審視國際交流的內涵,賦予館舍新的地方想像與區域治理模式。
對於中小型地方美術館而言,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西北歐中小型藝術機構曾提出「新機構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足堪借鏡。新機構主義以策展、教育、組織調整等,反思藝術場館的物件導向、白盒子展示方式、由上而下的教育,觀眾趨於業內化的現象,轉而將實踐轉向,使藝術機構作為結合社區中心、實驗室、學院等動力空間的功能與思維。
與此相關的概念,可追溯至1960年代「機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對機構的社會及運作模式的內省、1980年代「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以來,反思西方霸權、國族、父權、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乃至於晚近,2013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2020年起席捲全球的Covid-19疫情、當代生態及社會危機,進一步反思美術館的當代意義。此外,諸多現當代美術館以多元性別、後殖民、跨國平臺等角度,賦予藝術機構於民主社會的功能與使命,積極回應上述議題。
機制批判在台灣,由於專業美術館機制發展相當晚近,除了博物館學科的相關論述,仍較少檢視其實驗意義上的制度潛能,也缺乏足夠實務經驗的驗證,美術館在全球化下仍不斷遭遇諸多挑戰。例如公民社會所面臨的新科技挑戰,不只是追求展示、典藏技術的進步,更對於社群生成與機構治理,構成了新的課題。部分情境下,機構仍對藝術作品執行著各種樣態的審查;意識形態、個人品味、道德信仰凌駕專業評量。社群媒體的民粹主義,也助長了觀眾的從眾化,獨具創意的異見,逐漸消融於認知操作與沈默螺旋效應下。而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也造成資源流向大量與新自由主義合謀的地方藝術節慶、文創園區,機構的發展面臨重重挑戰。
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下,也凸顯過去大量依賴借展造成的若干盲點。許多美術館發現,典藏深度的支撐,成為美術館是否足以在危機下維持營運的一大指標。美術館不能只被動接收作品,也必須以當代視角來重新檢視典藏內容、發展新的典藏方向。「當代性」的渴望,並非遵從當代藝術框架的定義,而是從檢視藝術歷史中的不合時宜,結合當前處境的緊迫性(urgency)而來,對「現時」感的修正,伴隨各自對「當代」的想像,形成一種動態的歷史修正主義,多數場館都意識到,典藏發展需要一種批判性與實驗性的建構策略,避免教條式的目的主義。
本計畫將以國內外累積至今的藝術機構討論為經,以新機構主義為緯,規劃兼具國內、國際視野的年度專題,內容包含近年各館開館的暖身經驗(實際開館經驗、前期研究、開館展策劃)、以展覽作為重新論述藝術史的方法(美術史展覽、典藏展)、亞洲國際案例(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美術館舍人員深度專訪。盼為臺灣當前藝術機構發展,累積可持續被討論的「機構文本」,並以出版為目標,結集近年對臺灣各縣市美術館舍的發展觀察。
本次發表的機構文本,構成文章將分成幾個部分。「籌備期的展覽策略」:M Plus視覺文化博物館的開館展評論。「藝術史再書寫」:全球化之下的區域藝術史,比較藝術史視野重探地方美術的內涵。「典藏作為方法」:文章將探問典藏常設展在缺乏藝術史成果的侷限下是否可能?「國際專文」:邀請國際專家提供他山之石。「機構文本」的平台,盼能持續邀請國內外學者、策展人、美術館員、青年評論者貢獻專文,結合美術館舍人員深度訪談、座談、論壇辦理,為臺灣藝術機構實踐累積文本,提供理論探討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