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策展
Commissioned Curation
Commissioned Curation
風土、場所與共同體:「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嘉義」展覽的美術史旨趣
展覽名稱:人‧間-陳澄波與畫都
展覽時間:2022年3月19日至6月26日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文/蔣伯欣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展奠基於嘉美館開館後獲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捐贈的一批重要作品。以「畫都嘉義」為核心,藉由陳澄波(1895-1947)的創作及其收藏書畫,聚焦於陳澄波後半生活動的嘉義地區,探討經東京留學、上海執教返回嘉義後的陳澄波,如何在嘉義的人際網絡重建個人的畫業?本展更將進一步探究其地方文化主體的精神構造,如何看待上個世紀的嘉義美術?如何從空間環境的尺度,衡量嘉義美術的現代性?
展出者:川島理一郎、王亞南、王逸雲、方慶綿、吳文龍、林玉山、林玉書、陳重光、陳碧女、陳澄波、翁崑德、張李德和、莊伯容、黃百祿、黃燧弼、黃瀛豹、羅峻明、蒲添生、盧雲生、蘇友讓、蘇孝德
跨領域創作 : 黃崇凱、應奇軒、驫舞劇場
學術研究 : 蔣伯欣
指導單位:文化部、嘉義市政府
主辦單位:嘉義市立美術館
合作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尊彩藝術中心、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美術館、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日治中期以來,嘉義便有「畫都」之稱。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刊出〈嘉義乃畫都 入選者佔兩成〉記錄了當年府展入選者的四十多位臺灣人中,嘉義市畫家即佔十名的佳績。 「畫都」之名,便成為嘉義在全島藝壇的代名詞,嘉義也被視為臺灣現代美術高水平的發達地區,然而,歷來研究雖一致認同、稱頌此一豐碩「成果」,卻極少分析其深層「成因」,值得再進一步探討「畫都嘉義」的內涵。
嘉義書畫同仁合作畫《送別圖》,水墨設色,1949年,林玉山家屬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1935年蔡麗邨(坐者右一)、陳澄波(坐者右二)與張李德和(抱小孩者)、張錦燦(站者左一)合攝於張家庭院。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1934年張李德和致陳澄波之明信片,14.1×9.1cm,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畫都」與地方性
「畫都」何以形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在2020年捐贈嘉義市立美術館的59件作品中,多有陳澄波與嘉義文人互動收藏的書畫,或可作為上述成因的分析基礎。由嘉義畫家的作品,可考察美術的現代性,探究地方文化的主體,特別是環境生態對於嘉義美術產生的作用,在今日地方美術史的重建趨勢下,有必要將「畫都」重新問題化,以推進在地藝術史的研究框架,形成考察地方性的新議題與新路徑。
近年來,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即已陸續出版《陳澄波全集》,全面整理出版了相關史料,提供研究者完整而扎實的立論基礎,並由此擴延相關主題性的策展。2012年,臺北市立美術館曾以陳澄波的上海時期為範圍,策劃探究其繪畫歷程的主題展,收入中國藝術家贈送陳澄波的相關作品文獻。 2019年,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以「線條與網路」為主題,合作策劃陳澄波書畫收藏的研究性展覽,此展以日本、中國、臺灣等地文人藝術家所交織出的互動網路,定位陳澄波出入於東亞文化空間的歷史座標,考察畫家創作影響的多重路徑,展覽以「線條到網路」為主題,來詮釋畫家以書畫連結的藝壇網絡。 此次嘉美館以「畫都嘉義」為核心,將考察面向聚焦於陳澄波後半生活動的嘉義地區,或能再進一步探究其地方文化的精神構造。
1930年代畫都的概念逐漸形成時,台灣哲學家洪耀勳也發展出「風土文化觀」,以「時間性」和「空間性」來探討台灣、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文化藝術發展。 他引用京都學派的哲學家和辻哲郎(1889-1960)的風土論,探討歷史、文化與民族的關係,以《風土:人間學的考察》之理論,作為詮釋本土文化的參考。和辻哲郎探討的「人」,也意味著「人間」或「間柄」,即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界定人的內涵;「人」在人際關係中方能成為人,所以日文的「人間」,也就是「人之間」,「即是社會同時又是個人」,人的本質也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由於人不能孤立的存在,挑戰以往西方個人主義或英雄化的藝術家形象,著重在空間中考察人的存在。
和辻哲郎區分了季風型、沙漠型、牧場型的三種風土類型,解說東亞由於受到季風型氣候的影響,發展出與沙漠型、或西歐的牧場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然而這種視角,並不是被簡化為環境生態對藝術的影響,而是探究風土自然如何歷史性地產生出藝術的感性經驗。「間」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拜訪、問安,亦即探問人的存在狀態,也就是在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的交涉中,與他者一起被歷史性的創造出來的主體。
陳澄波《測候所》31.2×23.8cm,紙本水彩,1914年,私人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八月城隍祭典》,1932,畫布油彩,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展望諸羅城》,1934,畫布油彩,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風土」到「場所」
因此,人間即是風土。陳澄波的《測候所》(1914)、《北迴歸線立標》(1921-1923)等早期作品,顯示畫家自始接受新美術的創作,便是以標示自然的人文地景為題材。他也長期致力將自然歷史化,如著名的《清流》便是仿倪瓚的一河兩岸構圖,又如《琳瑯山閣》、《濤聲》對石頭輪廓線的描繪,《展望諸羅城》、《八月城隍祭典》的線條與氣韻,都是他在上海學習八大山人的筆墨線條後,試圖將自然融入文化之間的嘗試,展現了特殊的「場所」精神。
當陳澄波由上海返回嘉義時,嘉義已在他離臺期間成功整合了多個詩社,發展出繁盛的雅集畫會,甚至在1934年舉辦「全島聯吟大會」。此時的嘉義畫壇,已由他的後輩林玉山繼起領導,指導包括春萌畫會(1928)、嘉義書畫自勵會(1931)、墨洋會(1934)等組織,其中,受林玉山指導的張李德和,成功推動琳琅山閣之雅集,以東洋畫整合了詩書畫等文人往來的媒介。陳澄波以西洋畫的地位,結合東洋式的理念,與嘉義仕紳與文人藝術家展開更密切的交流,並透過同樣的往來模式,帶出青辰畫會,成為日殖後期活躍於嘉義的西畫團體。
帶著對「場所」的特殊關懷,陳澄波與畫友們在1930年代中期之後的嘉義,以畫家之間綿密的授藝、互助與相挺,搭配在地仕紳支持的後援體系,形成「畫都」的聲名,使日治時期的嘉義,成為以城市之名的美術共同體。本展以「畫都嘉義」為核心,聚焦於陳澄波後半生活動的嘉義地區,探討經東京留學、上海執教返回嘉義後的陳澄波,如何在嘉義的人際網絡重建個人的畫業,藉由「以文會友」、「現代生活的觀察」、「筆墨與形體」等三個面向,探究陳澄波與地方文化主體的精神構造。
陳澄波《坐姿裸女》,紙本淡彩鉛筆,1932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側臥閱讀裸女》,52.3x78cm 25M,年代不詳,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一展區:「以文會友:作品作為禮物的能動性」
「以文會友」是藝術家之間的交往,陳澄波具有漢學根底,接受新式教育、赴日留學後又轉赴上海任教。從其收藏書畫來看,他與同時期中日文人畫家的交往頻仍,共享著一個土洋交雜的藝術世界。這些收禮與餽贈的禮物收藏,形成一個以「物」交織而成的品味體系,送與還之間的往來,既表達了原有的身份階層,也建立起新的關係,形成某種文人「之間」的「社交型藝術」。本展區中,展出的是多位嘉義文人贈送給陳澄波的書畫作品及相關文獻。包括林玉山、莊伯容、蘇友讓、蘇孝德等人,探討書畫作為一種社交型藝術,如何體現嘉義作為人文薈萃的畫都;也著重於訪問嘉義的中國書畫家如王逸雲、王亞南等,探討地方上的領導者陳澄波如何與張李德和、林玉山等人藉由他們訪問嘉義的揮毫、雅集等活動,發展「鴨社書畫會」(1928)等藝術社群。而在傳統詩社林立的嘉義,既有的詩社網絡,地方仕紳與文化運動者如賴雨若、吳文龍、林玉書等人也透過贊助參與,組成「嘉義書畫自勵會」(1931)、「連玉詩鐘社」(1930)、「嘉義書畫研究會」(1931),逐漸形成東洋畫為主的「春萌畫會」(1928)與西洋畫為主的「青辰美術協會」(1940)等兩支主要脈絡下的畫都。
文學家黃崇凱的小說《畫伯大夢》,由藝術家何明桂設計封面與封底,觀者將於美術館展場內閱讀到。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音樂創作者應奇軒於嘉義公園蒐集聲音素材。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蘇威嘉與驫舞劇場將於展覽期間,於館內舉辦「畫筆下的身體」肢體開發工作坊,圖中舞者方妤婷,由驫舞劇場提供圖片。
第二展區:「現代生活的觀察」
本展區由陳澄波最早對風土的觀察起點出發,第一件水彩《測候所》(1914)與第一件油畫《北迴歸線地標》(1924)皆標示著他對氣候環境所形成的地方獨特性深感興趣。陳澄波留學所習的觀物美學,特別是圖畫師範科所授與的水墨、膠彩等,也發展出他獨特的觀察能力。而傳統到現代的衝擊,表現在他入選帝展的《嘉義街外》系列作品,嘉義市街改正與城鎮化過程中,文明與自然之間的張力。本次捐贈作品《八月城隍祭典》(1932)則是關鍵的風俗題材,他企圖整合色彩與筆法,發揮出在地祭典熱鬧喧騰的氣氛,極具地方特色。本區展示嘉義在現代化過程中的空間變遷作品,山林產業帶動了市街的形成,催生出市民公共空間,以及現代生活中遊逛式的觀看,包括陳澄波著名的《嘉義街景》、《嘉義遊園地》等,可與方慶棉的特定街景攝影相互參照。而另一件重要的捐贈品《展望諸羅城》(1934)則仿照水墨的筆線,猶如畫家所稱「任純真的感受運筆而行」、「隱藏線條與擦筆之間」,企圖將以線條為主的東方特色融入西方的油彩筆觸,畫題定為「展望」未來,看的卻是嘉義古稱的「諸羅」,微妙傳達出畫家面對現代與傳統之間的處境,以及返鄉營造畫都的雄心。
結合嘉義市音樂廳外「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開辦戲劇性導覽,規劃小型團體形式的《親子同樂樂》,以及親子互動共學的《親子獨樂樂》共兩種導覽模式。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三展區:「筆畫與形體:從淡彩人物作品看線條」
本區展示陳澄波自入學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以來的裸體素描、上海時期任教時的淡彩裸女、人物速寫,考察其多重文化空間遷移脈絡下「線條」的演變;特別是如何發展動態、輪廓線的運用、與風土空間的結合。
在美院提供的教學場域中,大量的裸體畫速寫,陳澄波敏銳地捕捉在異文化下的造型氛圍,他以快速淋漓的筆觸、用色,時而結合色塊的漸層手法,捕捉模特兒的動態與情緒。此外,裸體主題油畫作品《側臥閱讀裸女》的筆觸穩健,構圖以明亮的補色分區呈現,身軀強調黑色的輪廓線,雖紀年不明,但手部線條風格,較接近上海時期作品,可作為此批捐贈品中,線條在人體油畫的實踐案例。
綜觀陳澄波淡彩人物作品,不同於庶民生活的人物畫,其筆觸構成的線性驅動感,部分甚至省略四肢,僅留下身形的輪廓邊緣與陰影,外圍的筆觸也參與塑形力量,時而展現對於物體輪廓線的反動,並藉由光源的調度,暗示其身形的動態,輪廓邊緣的線條,也調和不同光源的色彩區域,其斜向筆觸的方式,探究筆法與色彩之間的整合方案。本展區藉由各階段素描與淡彩作品的整體展示,更能看到人物活潑、精妙的邊緣結構,使畫家更能純粹地施展其個性化的演繹過程。
相關連結:非池中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