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Fieldwork
Fieldwork
主訪人/吳尚育
列席人/蔣伯欣、楊佳璇
時間/2023年3月21日
地點/池上福原國小日式教師宿舍
訪談整理/胡鈺儒
圖片來源/臺東縣政府、利貞傳播
本訪談轉載自《另一個故事II:池上.蘭嶼美術》,臺東市:臺東縣政府,2023,頁66-81。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從北部到都蘭
吳尚育(以下簡稱「吳」):您進入藝術創作的契機為何?
王金生(以下簡稱「王」):我從小就喜歡搞東搞西,一切從工地開始。國中畢業後,我跟舅舅到工地漆油漆,工地有很多廢棄物,我就拿回來加工,就這樣開啟我的創作之路。我以前把工作當作品做,浪費很多錢,後來不包工程後,晚上都在創作,做燈做上了癮,才想說能不能靠它生活,之後就在淡水租了一間店。當初沒想太多,就這樣子走了過來。
我跟我老婆的創作都來自生活,自然發生,經過不斷的轉變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我用廢棄物創作,從工地不要的東西開始,基本上沒什麼材料費,可以自由發想去完成它。
吳:您如何決定在2010年移居都蘭,當年的都蘭是什麼樣的狀態?
王:都蘭在我剛來和離開時,有著很大的變化。我會來都蘭,主要是對東部的一種嚮往。年輕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臺北生活,從未到過花東。第一次到花東,馬上一見鍾情,期盼有天能在這裡生活。因為根基在北部,也不是很有錢,這個夢想等了三十年才實現。
在一個機緣下,我碰到兩個在東部過著游牧生活的女生。我跟她們說我喜歡臺東,她們馬上就帶我看了幾個地方,一在都蘭看到喜歡的,就過來了,就在這裡開了「也什在都蘭」工作室。當時林永發是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只要有藝術相關的參訪團,一定會帶來我們這裡,他說我們這裡才叫「生活美學」。
也什在都蘭,2015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吳:您會如何介紹「也什在都蘭」這個地方?
王:我對環境的感受比較敏感,一般人會覺得這裡廢棄髒亂,但對我來說正好相反,這是我感覺對的地方。我把它整理一番後,煥然一新,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工作室,吸引了很多臺東在地人士的到訪。曾經有段時間這裡供餐,後來主要販售我做的燈和我老婆作的畫。
也什在都蘭 室內一隅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吳:當初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決定離開都蘭,前往恆春滿州?
王:基本上就是生活的感覺,一個地方的氛圍會影響我。我剛去都蘭時,感覺非常棒,住得很舒服。只可惜在臺灣一個地方變得知名後,馬上就變質了。最後,我在2015年臺東生活美學館的展覽「一個展」辦完後,就搬離都蘭,輾轉到了恆春滿州。大家都說臺東的土會黏人跑不掉,後來2017年我又來到了池上。
落腳池上
吳: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您選擇了池上?
王:我到臺東生活後,常往池上跑,認識了很多朋友,很喜歡池上的氛圍。當初離開都蘭時,本來想來池上,但時機不對,一直找不到空間。後來在滿州買到一塊農田,在那裡開了「滿洲一間店」,賣咖啡兼賣作品。結果生意太好,工作太累,導致我老婆身體出狀況,就收了起來。後來很幸運地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一個池上老厝,就把它修起來。在當時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的推介下,前池上鄉長張堯城向我聯繫,邀請我美化池上。他透過池上鄉公所給我一筆薪水,讓我自由操作。我對池上的美化工作,一做就是四、五年。這正是我想做的,因為愛臺東不能光用說的。
王金生、池上鄉親,《開在池上的花》,2019
回收玻璃,350 x 1500 x 5 cm
圖片來源:臺東縣政府
吳:相較於臺東其他區域,您如何看待池上的獨特性?請您向我們介紹守護池上的這群人。
王:池上和都蘭一樣,都是相當特別的地方。當初在都蘭生活時,我發現池上有著同樣舒服的氛圍,更有一群守護著池上的人,例如池上建興碾米廠第三代糧商梁正賢、前池上鄉長張堯城、池潭源流協進會創始會長賴永松,以及當時台灣好基金會的執行長徐璐,她帶領一群人為池上規劃,為池上奠定基礎。後來,我也參與其中。
我希望池上不要像臺灣其他地方一樣,如九份、內灣、南庄,出了名便走向衰亡,儘管這似乎是種必然現象。我能做的就是美化池上的各個角落,聯合在地藝術家,共同發想如何讓池上避開這樣的命運。我也規劃民眾參與,維繫居民的在地認同,讓大家意識到發展可能帶來的問題。如果有天池上仍難逃相同的命運,我便會離開。
王金生,《日出日落》,2019
回收玻璃、竹子,700 x 900 x 20 cm
圖片來源:臺東縣政府
吳:您如何透過您的作品與池上對話?您在池上的第一件作品《池上星球》,透過球體及玻璃媒材所欲表達的內涵為何?
王:池上沒有光害,因此推行觀星的活動,我本身也對宇宙、星球很嚮往,所以一來到池上就開始創作。透過創作《池上星球》,我將髒亂的區域整理起來,出入垃圾場找材料,以廢棄物做結構,反映當今池上的垃圾問題。我從喜歡的球體做起,切下六、七百個玻璃瓶底,裝到這件作品上,讓住民知道平常丟棄的瓶子可以有這樣的轉化。
王金生,《池上星球》,2018
水泥、鋼管、鐵架、玻璃瓶,200 x 200 x 200 cm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吳:您如何透過民眾參與的規劃,啟動池上鄉民對自身土地的關注?
王:從《池上星球》開始,在地住民開始注意我在做的事。我帶大家改善環境,自然他們就會注意到每個地方的進展。當我號召大家一起做事時,大家都會主動參與,甚至還會問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做,我也曾帶領一群樂齡阿嬤「做創作」。就這樣讓住民開始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發想能為地方做些什麼。以前他們會感覺藝術離他們很遙遠,但完成作品後,他們發現自己可以做出很棒的作品,並在參與的同時,帶動家裡的其他人。我很高興我能帶動這樣的發展。
2023年王金生與池上鄉親共同創作設置於池上火車站前的米粒佛燈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吳:請您談談您於本次池上穀倉藝術館「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2022-2023)中的參展作品《池上人.心中米》。
王:呼應展覽中的《池上人.心上人》集體創作,我帶領兩百多位住民共同完成《池上人.心中米》。池上是米鄉,我便讓大家各自呈現心中的米粒,並將這些米粒聚集起來,我也結合廢棄物,做了一件放在展廳中央的裝置作品。我很高興這個展很接地氣。以前的展,層次拉得比較高,一般鄉親比較不會走進來,這次因為有鄉親的共同參與,甚至有阿嬤帶全家人來。
王金生、池上鄉親,《池上人.心中米》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池上穀倉藝術館,2022-2023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王金生裝置創作(前)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池上穀倉藝術館,2022-2023
圖片來源: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吳:您如何看待台灣好基金會帶入的藝術家,及他們與池上的關係?您是否有與這些藝術家或台灣好基金會互動?
王:2021年池上穀倉藝術館舉辦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非常棒,蔣勳跟其他藝術家對池上的帶動,也起很大的作用。我覺得台灣好基金會經營的這些年,對池上的幫助很大,讓更多人感受到池上的美好。我比較沒有直接跟他們接觸,基本上我就是做我自己的事,我來到池上的生活很簡單,就是工作跟陪老婆。除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外,我比較少參與台灣好基金會的活動。
吳:您來到池上,也已有一段時間。是否能請您與我們介紹其他於池上活動的藝術家?
王:在池上做創作的人不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彭明通,也有李素雲和書法創作者鄭世華。主要是台灣好基金會來到池上,為在地人及外地人帶來許多感受,尤其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我每年參加都覺得相當感動。
以展覽轉化臺東與生命經驗
吳:請您介紹您2015年在臺東生活美學館的「一個展」個展。您在展場中,拼裝眾多異質元素,如回收材料、繪畫、南島元素、星空隧道、書寫、柵欄、洗手臺、燈飾等,您想表達的事物是什麼?
一個展,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王:我幾乎把我想講的話全部講完,但沒有完全講完,因為還有幾個單元沒完成。當初臺東生活美學館李吉崇館長請我做展覽時,我預計會做得很大,但開展時還做不到一半,因為時間不夠。我在展場裡蓋了一間類似我在都蘭的房子,將能使用的空間全用光。這個展覽就是我對創作的狂熱,拚命去做,所以展過一次,便不會展第二次。
一個展,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一個展」表達我一生的經歷,我將我較有感覺的事拿來講,讓別人去感受,表現我生命進程中的不同面向,比如我跟媽媽之間的關係、我來臺東關注的議題、我對臺東的期待、對臺東的環境及對生活本身的感覺。以很簡單、直覺的方式呈現。我喜歡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所以展覽沒有開幕式,我逆向操作。
這個展覽包含很多元素,如媽媽的畫和奉茶——奉茶喚起我小時候的回憶,我那時住三重,每個禮拜都會去果園偷摘水果,當時路邊常有奉茶,我還記得那個水的味道。因此,我用柴火燒茶讓大家喝,帶給大家真實的感覺;我也將臺東的空氣封存起來,讓大家知道臺東的空氣很棒。我將我能做的、能想的、想講的,以這些方式展現。
一個展,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吳:「一個展」的展出中,包含許多與時間有關的物件,如時鐘、日曆,也包含一個巨大的鳥籠。您希望透過這些元素傳達什麼訊息?
王:從我懂事開始,就覺得生命僅此一回。我年輕時頓悟這點後,就開始試圖探討及瞭解生死,我會去火葬場看人被火化、到殯儀館看一排排準備出殯的人,也曾到亂葬崗找尋鬼火;有段時間我很喜歡鐘,蒐集了很多。以前在臺北到處蒐集壞掉的鐘,一蒐蒐了十年,蒐了一千多個,就在「一個展」把它們展出來。展完後,我就送給其他創作者,如魯碧.司瓦那、達鳳.旮赫地夫妻,我希望他們用它們繼續創作;至於大鳥籠,是我對臺灣環境議題的發想,用把自己關在鳥籠的意象,呈現我對鐵窗文化的感覺。
一個展,臺東生活美學館,2015
圖片來源:利貞傳播 攝影:徐進琨
吳:您「一個展」的核心理念為何?
王:作品就是觀者直接跟它對應,最為單純,知道是誰做的反而會受到干擾。不要知道是誰做的,直接去感受作品,我的展就想展現這種概念,展覽營造出的訊息,由觀者自行解讀。
吳:謝謝王老師的訪談應答,在這過程中能感受到王老師深刻的創作理念、對臺東及池上的用心與付出,特別是與居民共同促進地區發展、帶給他們創作上的自信,以及讓他們認同自己的土地。我認為這種藝術走入社區的模式,將帶來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