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史資料庫
Exhibition Database
「『新派繪畫』的拼合/裝置:臺灣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參展脈絡(1957-1973)」,旨在探討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徵選臺灣藝術家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活動,自1957年第四屆起,迄1973年第12屆為止,期間共九屆17年。以國家之名,毫不間斷參加一外國舉辦的展覽,歷時之久,參加人數之多,可說是臺灣美術史上極為少數的案例。本研究即以此為中心,以作品及相關藝術檔案、展覽畫冊、該館與相關部會的檔案、報紙評論、與藝術家手稿及書信等一手史料,探討此階段美術的時代風格與主體性課題。
在這一場長達九屆17年的聖保羅雙年展參展戰役中,由史博與駐巴西大使館建立連線,外交、教育兩部會居間策應協調,兩兩平行的四個單位,形成傳輸現代性與國族主義的遠距機制,相關單位人員可謂克盡職守,其一體兩面的目標,是阻止「匪共插足」,也是宣揚國家文化。為了在全球極富盛名的雙年展上佔有「中國」的主體位置,國家展覽機器不得不逐步調整策展方向,徵選聖保羅雙年展所標榜的「現代藝術」。
總結歷屆徵選參展的作品風格來看,先是史博的複製品成為畫家創作時仿效的對象,隨後以大使館傳回雙年展的「極端新派」方針為依歸,繼之倡導接受具有民族傳統風貌的抽象藝術,最後朝向尺幅大、多件拼合的連作形式發展,結合現代性與國族主義的拼合裝置,構成了此階段時代風格的主要形式。從文化政治的角度來看,如果說抽象表現主義是美俄冷戰與麥卡錫主義下的產物,作為自由世界向共產鐵幕的宣傳利器,那麼臺灣的抽象繪畫,則是國共鬥爭延伸到外交戰場後不斷實驗改良的藝術裝備。「氣魄雄渾」「志節崇高」的美學表現,並非只是藝術家心靈的單純反映,可說是在國家機器的操作下,結合「極端新派」「拼合裝置」的徵求方針而生的產物。
史博策劃此項徵選活動,其意義並非一般論者所認知的單純競賽性質,而是在複雜的政治角力與政策需求下所策劃出的贊助型展示,論者所習稱的「中國現代畫」風格,以及參展後期製作的拼合裝置作品,可謂充滿了多重的視覺隱喻功能︰在國內預展時,被視為一瞭望國際當代藝術風格的窗口;在巴西聖保羅的展場上,則成為隔出另一政治與外交運作空間的屏風;參展歷程的後期,又以巨幅連作的拼合裝置,打造成折射繪畫現代性與反照主體形象的鏡屏,同時也遮蔽了海外當代藝術的現象。那麼,鏡屏中的視象,究竟是不是屬於我們真正的實象?或許,這是研究者在面對時代風格與主體性時,心中必須不斷往還的叩問。
【說明】
臺灣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參展脈絡的資料建構由「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TVAA]」計畫完成;建置於tvaa.tw網站資料庫免費瀏覽,此部分贊助單位為「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