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史資料庫
Exhibition Database
• 第七屆北縣美展「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
本屆展覽取消一般徵件,繼續沿用責任藝評制,委由林惺嶽負責策劃,以「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為命題,嘗試結合風箏意象,徵選藝術家於淡水河上空進行創作。藝術作品多以於空中飛翔、漂浮、懸吊呼應策展主題。
「臺北空中破裂節」
吳中煒的計畫「臺北空中破裂節」入選第七屆北縣美展「淡水河上的風起雲湧」,舉辦於三重重新橋下的二重疏洪道河口處,搭設「錯誤家園」村莊,發行鈔票,建立為期一個月融合裝置、行為、劇場、噪音藝術的新型態社群。同時,計畫以巨大膚色人形氣球吊起桌椅、蔣公銅像、煮沸的火鍋等,漂移到都市另一處地點,從天而降、砸毀堆置為一小丘。然而,氣球升空不久便已破損,計畫未能如原定計畫實現。
• 第四屆「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
第四屆「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除了延續前幾屆的環保水燈、陣頭踩街,以及豎燈篙、放水燈、寶懺、普施等普渡祭儀,也納入當代藝術(如吳中煒的《十殿迷宮》)、小劇場(如上班族團結組織的《普渡色鬼》、龍套戲團《鬼戲燈》、箱子劇團《陰陽路上》)等藝術實踐。
• 新寶島藝術季
1995年北縣文化中心辦理四階段的「新寶島藝術季」,分別為「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1995身體表演祭:當東方遇見西方」「我不知道、我渴望」女性藝術家聯展、「新寶島空間雕塑展」。
新寶島藝術季I: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
1995年9月,吳中煒與林其蔚,與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和「裸體人蔘工作室」共同掛名主辦,挑選即將拆除的板橋酒廠第三倉庫為場地,舉辦「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將國內外地下噪音與前衛表演藝術團體聚集於此。在充滿性與暴力的爭議演出中,爆炸性地釋放積鬱已久的地下文化能量,也首次讓地下表演大量曝光於大眾傳媒。
新寶島藝術季II:1995身體表演祭(當東方遇見西方)
由身體氣象館企劃的戲劇節目演出,邀請荷蘭的芭可.安妮卡(Anneke Bargel)與日本的霜田誠二(Seiji Shimoda)分別演出兩齣劇目。此外,另由芭可.安妮卡(Anneke Bargel)與竹內晶(Sho Takeuchi)開設兩場身體工作坊。
新寶島藝術季III:我不知道、我渴望
本展覽集結九位女性藝術家作品展出,根據湯皇珍的解讀,展名中的「我不知道」代表處於尚未加入意識的狀態,「我渴望」則指向一種慾望。因此九位藝術家決定以「我不知道,我渴望」作為對於此次展覽的解讀,並透過獨特的陰性視覺語彙,展現每位女性創作者的內在獨白幽語。
新寶島藝術季IV:新寶島空間雕塑展
展覽名為「末日VS異境」,試圖一改過去中心藝廊明亮的展示,轉變為兩個異質空間:其一是王德瑜的《作品21號》,透過柔軟而具彈性的布幔,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色空間軟化為陰性空間;另一則是黃志陽的《憂鬱森林》,懸掛在半空中,以電話線纏繞為二十四具塑膠人形,構成一個批判工業文明與消費文化的憂鬱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