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機構文本 第二期編序
本期「機構文本」的文章,包括新北市美術館、臺東美術館與客家發展中心等機構實踐案例。在上一期探討過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皇后中心美術館、高美館等機構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國內新興美術館所,也多朝向新的機構實踐方式,嘗試重新配置新的機構倫理,為機構的專業性和未來性,提出殊異的方案。
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將是我國首都圈內最大型的美術館,位居首善之都一側,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又因為實質上與全國性藝術家的高度重疊,而使新美館具有極為特殊的地方性,從而與其他六都美術館拉開了距離。本次專訪新美館籌備處主任陳春美與顧問賴香伶,談及新北市政府在籌備期間賦予新美館的定位,便是在大三鶯文化生活圈下與陶瓷博物館等機構合作,發展區域性的藝文生態,首先開放的園區包括藝術街坊、教育推廣工作坊等,強調與新北各區地方產業文化館、甚至民間單位的協作,實踐某種跨地方的當代實驗性。
2007年便成立開館的縣級美術館,臺東美術館(簡稱「東美館」)向來以東部民眾為主,近年來隨著重大交通建設開通,地方大型藝術活動蓬勃發展,促發了場館本身的升級與轉型。本次專題邀請前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視覺藝術科科長徐敍國,暢談六年來東美館如何突破受限的預算編制與行政框架,導入客座策展人制度、引進專業研究人才、興建典藏庫房,並規劃三期館舍的擴充。這些機制內的改變,都是以軟帶硬、研究先行的方式推動,從美術史建構來盤點館內收藏,逐步完備典藏研究的軟硬體,確立東美館的定位與發展策略,再往外拓展到縣內各地方文化館組成衛星網絡,形塑以東美館為樞紐的大美術館,延伸出的駐地創研計畫,也串連呼應了近年興起的地方藝文能量,特別是極具特色的南島與原民文化展演。
除了原民之外,就族群而言,客家文化也是另一支值得關注的焦點。為追求文化平權,解嚴前後興起的客家賦權運動,倡議推動而展開了相關的機構化實踐,客家事務委員會轄下的「客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客發中心」)在各地興辦客家文化園區與場館,學者張正霖指出,2019年開幕的「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盡力避免了本質化、刻板化的客家形象,也在展件的內容與媒介追求客家文化的多樣性。另一個近年聲名鵲起的重要案例,是地方藝術祭「浪漫台三線」等活動,透過策展手法,將「人、空間、物件、生態、文化及他者之間,成為彼此對話的主角」,反轉了機構慣常的生產場域與觀看倫理。
從這些案例不難發現,近年的美術館也呼應某種新的倫理或教育轉向,較不依賴過去習見的博物館定義與制式作法,而是強調先強化核心的典藏研究,發展組織定位與策略,並與館外組織合作打開一個新的論域空間;藝術家、策展人與研究者,和觀眾、民間團體共同協商行動方案,回應在地的社會與文化議題,創造新的展覽敘事,再反饋、充實館內的典藏。此種取向,尤其在新設、中小型機構場館更能靈活實現,後續發展值得期待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