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族群博物館與文化平權:臺灣客家運動機構化展覽實踐
文.圖/張正霖
臺灣客家族群運動的興起與文化轉向
約自1980年代中期,客家族群運動在臺灣開始濫觴。起初的訴求,主要圍繞語言的重建,以及族群認同的復興等議題。而後,於1990年代間,臺灣客家運動將觸角擴及文化權利領域,企求更全面地推動客家文化的重建與創造。伴隨解嚴後社會力的釋放,各類客家文化重塑與再造的舉措,在民間越發蓬勃。無論在常民文化世界(如客家飲食、節慶、民俗等),或是在精緻文化範疇(如文學、音樂、戲劇等),均出現一連串的藝文耕耘或事件。其中的核心關切,除企圖讓客家文化元素與臺灣社會生活更緊密結合外,追求客家認同的提升、再現客家文化精粹亦是主要目標。
首次政黨輪替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下簡稱「客委會」),象徵客家運動在中央層級的機構化。自此,各縣市開始設立自身的客家事務機關,但仍以中央之客委會最具象徵性與影響力。2004年,客委會之附屬機關,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成立(簡稱「客發中心」),成為臺灣唯一職司客家文化推廣、保存與創新的國家博物館形態組織。1980至2010年代前後,臺灣客家運動基本上完成了機構化的歷程,同時也由初期的族群語言及身份追求,邁入更多元的文化實踐轉向。於此文化轉向中,對現代族群文化權利的呼聲及探求,某種程度上賦予客家運動不斷向前的動力。
客發中心是目前唯一之中央層級客家文化推展機構
有意義的是,機構化的確立並非臺灣客家族群運動的最終目標,它更接近於給予族群認同實踐更有力的平臺。如依據《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處務規程》(2020),該機構設置有研究發展組、藝文展示組、文資典藏組、文化推廣組等部門,各部門職掌雖不相同,關鍵目標仍在「如何」研究、展示、蒐藏與推廣客家文化與事務。易言之,如何論述與再現臺灣客家,本身仍須以傳統為根基,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更新、變化。根據張正霖、賴憬霖的研究,展示成為臺灣客家推動族群認同經常使用的策略之一。1再如吳詩怡、張翰璧、蔡芬芳的研究發現,當時臺灣已有客家主題場館42座,涉及展示內容包括歷史、地理環境、性格、語言、服飾、婦女、建築、信仰、習俗、音樂、產業等13類。2自2012年迄今的諸多臺灣客家研究中,有關文化展示的主題也佔據大宗。3相關研究數據均表明,在臺灣客家族群運動中,機構化與展覽實踐二者具有無法分割的緊密關係。
展覽敘事、展示技術與族群文化再現
王俐容曾將文化公民權具體區分為文化認同權、文化生活參與權、文化發展權、文化再現權等範圍。4基本上,文化再現權與少數族群的展示行為最為有關。如何避免將客家族群本質化(essentialization)、 刻板化(stereotypization),又能呈現客家多元化的傳統及當代面貌,本身並非容易的任務。在此情形下,展示技術的演進成為與敘事內容並重的部份,兩者須相輔相成。在諸多案例中,客發中心的常設展實踐具有一定代表性。朱玲瑶論證,2008至2018年間,客發中心為求慎重周延,僅策劃過兩次常設展,均投注大量資源。該中心最近一次「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2019年11月開幕),至少經歷展前研究階段、展示設計與施作階段、開展階段三個主要過程,務求呈現多樣性的內容與觀點。5
由客發中心「承蒙客家」展的案例來看,該展至少關聯客家族群的歷史性、全球性、常民生活、文化創造、公民運動等重要組成部份。6換句話說,所謂客家族群文化在本展的敘事中具有多元性、異質性與歷史脈絡性等特質。此一核心理念,與臺灣客家族群的真實狀態相互呼應。在展示技術上,「承蒙客家」跳脫傳統的靜態文件呈現方式,轉而採用多元展示手法:將文字、文獻、文物、照片、影像、聲音、音樂、裝置藝術、互動媒介等融合為一體。7某種程度上,「承蒙客家」可被界定為結合多元感官內涵的展覽複合體。究其屬性,接近於Verhaar & Meeter所稱之「資訊基礎型展覽」(information-based exhibition),其中論述、資訊、理念及物件等要素的相互整合。8透過此種展示手法,「承蒙客家」為我們表述了何為較多元內涵的客家文化再現形態。或可如此說,該展在國家機構的支持下,將當代發展中的展示技術與族群認同實踐,在文化再現權理念引領下進行了有意識的結合試驗。
「承蒙客家」展企圖結合多元化的展示媒介
「承蒙客家」的展示模式,可被援引作某種當代臺灣客家展示或策展實踐的分水嶺,其跳脫靜態的、單一歷史視角的論述方式,即在該展之後明確成為主流。2020、2023年兩次之「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則將展覽由白盒子空間(White Cube)導引至整個地理場域,讓實體空間及居民生活成為主角。在展示媒介上,積極採用多元模式,將地景藝術、裝置藝術、影像藝術、觀念藝術、行為藝術、平面作品、物體藝術等相互結合。人、空間、物件、生態、文化及他者之間,成為彼此對話的主角。在策展人與創作者的身份上,也強調多元族群的組成。某種程度上,此種展示方式讓客家文化的再現與族群認同,被安置在更多元的脈絡中被認識乃至彰顯力量,為當代客家敘事開啟更多元的觸角及創造力。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讓客家展示走出白盒子,與地理及歷史場域結合
根基傳統、朝向未來的臺灣客家:異質性與認同再造
由上述詮釋看,異質性將是客家文化論述無法避免的議題。無論在族群內部或外部,異質性均伴隨著客家族群身份的出現。面對乃至擁抱此種異質性的狀態,將有助於客家族群更蓬勃的文化發展。異質並非外來,而是來自歷史過程。這意味傳統應當受到充分尊重、體驗和認識,藉以擁有朝向更為開闊的未來性的信心。2023年舉辦之「世界客家博覽會」(Hakka Expo),即透過展示呈現了此種可能性。在該展中,臺灣館與世界館作為兩個大的展館區分,兩者形成有機的相互關聯。
「世界客家博覽會」透過靜態與當代展示方式的結合,訴求客家文化的多元化特質
根據筆者的現場調查,該展至少涉及四個主要軸線:歷史、現狀、發展、進步性。關於歷史的陳述和再現,總是導向客家族群文化與生活方式的當代進步性意義,應是本展最具價值之處。某種程度上,由客發中心等館舍形成的機構化、專業性的客家族群賦權運動,其追求少數族群(ethnic minority groups)賦權及文化平權的內涵,已成為「臺灣客家經驗」的真諦。臺灣客家經驗一詞出自張維安等人的論述,意指在強化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凝聚後,應在語言、文化、產業、性別、知識體系等各層面進行重建與創新。9「世界客家博覽會」的展覽複合體即接近此種理念的實踐,尤其在臺灣館展區中,靜態的物件、文件與視覺呈現,與當代化的裝置、數位、複合媒材與社群互動等展示方式,彼此融合成多樣性的視覺及感官體驗模式。此一多樣性模式的設計,乃企圖對應客家文化的多元性特質。文化的保存與傳承,與文化的創新及發展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其中也預留了諸多供給觀者反思的空間及線索。易言之,該展不僅企圖成為「呈現之物」,更企圖將自身形塑為具反身性(reflexivity)的客體。更為重要的是,在此一強調文化平權的展覽複合體中,「世界客家博覽會」諸多展區的敘事,均試圖注入多元族群共生並存的關鍵視角。
臺灣客家運動自濫觴之際起,由訴求本族群的存在與認同出發,逐步拓展至肯認多元價值的階段。文化平權及權利的賦予,被認識為多元族群相互發展的基礎。由此層面思考,臺灣客家的復興運動已邁入更具進步性的階段,成為臺灣社會族群發展的積極元素。富有意義的是,此種歷史進展在客家主題展示中亦獲得明顯呼應。由靜態的、單一視角的展示模式,逐步朝向多元化的展覽複合體方向演變,象徵著臺灣客家敘事越發自信於擁抱異質性和開放性,從而帶來自身族群文化的重建與創新契機。客家族群運動早期取得的機構化成果,則為此種族群文化創新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族群融合敘事在「世界客家博覽會」中,以引人注目的當代展示方式呈現
1 張正霖、賴憬霖,〈機構展示、族群敘事與文化公民權實踐:以《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為分析對象〉,《聯大學報》20卷2期,2023,頁39-68。
2 吳詩怡、張翰璧、蔡芬芳,〈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以臺灣客家文物館為例〉,《博物館與文化》16期,2018,頁84。
3 張正霖、賴憬霖,〈機構展示、族群敘事與文化公民權實踐:以《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為分析對象〉,《聯大學報》20卷2期,2023,頁39-68。
4 王俐容,〈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期,2006,頁129-159。
5 朱玲瑶,〈從客家研究到展示內涵:以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為例〉,《客.觀》1期,2021,頁102-111。
6 張正霖、賴憬霖,〈機構展示、族群敘事與文化公民權實踐:以《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為分析對象〉,《聯大學報》20卷2期,2023,頁39-68;張維安、謝世忠、劉瑞超,《承蒙:客家臺灣.臺灣客家》,苗栗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9。
7 張正霖、賴憬霖,〈機構展示、族群敘事與文化公民權實踐:以《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為分析對象〉,《聯大學報》20卷2期,2023,頁39-68。
8 Verharr, J. & Meeter, H., Project Model Exhibitions, Leiden: Reinwardt Academie, 1989.
9 張維安等,〈全球客家形成的研究:臺灣經驗與多層次族群想像的浮現〉,《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8卷1期,2016,頁85-91。
作者
張正霖。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藝術商業管理工作室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兼任教授、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員,並曾擔任義大利波隆那大學交換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