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臺東美術館的試驗與躍進:
徐敍國前科長談中小型地方美術館的營運模式
主訪/郭璧慈
時間/2024年1月29日
地點/臺東美術館
整理/郭璧慈
圖片提供/臺東美術館
徐敍國科長於臺東美術館「南島美術論壇」發言,2023
郭璧慈(以下簡稱「郭」):請問您過去在中央部會及其他縣市政府工作的經驗,如何運用在您對臺東美術館(以下簡稱「東美館」)營運模式的規劃?
徐敍國(以下簡稱「徐」):也許是我本身喜歡探究為什麼、想知道事情前因後果的個性使然,無論是曾在中央部會還是縣市政府任職,每件事情我會先從建立基本統計資料開始。我在中央學習到的經驗是,在預算或人力有限的條件下,規劃中程、遠程計劃,因此瞭解目前手上有哪些資源,分析事情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再設想後續可能推行的方向、如何有效地分階段完成任務,一直是我的習慣。許多事情無法一蹴可幾,也會需要交棒,奠定基礎,讓後續接任的人容易上手,是我很在意的事。
來到東美館工作後,我將以前在縣市政府歷練的綜合實務經驗,與中央部會綜觀各地文化需求的視野結合起來,運用在東美館營運發展的規劃與實踐。一路走來,無論是進用專業人力、重整展覽檔期、策略性地購藏藝術品或場館整建(評估東美館興建三期館舍的可行性),都是立足在資源盤點的基礎上。
郭:東美館隸屬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視覺藝術科,您擔任科長這段期間以來,如何突破制度框架,使東美館朝向專業治理的目標?
徐:東美館是行政機關,不適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若獨立成為縣府的二級機關,館長職等是一個問題,而任務分組必會增加編制員額,衝擊縣府整體組織架構。我擔任科長以來,相較於爭取東美館成為獨立機關,更關切的是如何踏穩步伐,靜待未來的改制機會。即使現有的制度看似固有框架,也並非沒有可能突破的方法。我採取的做法是,從中央補助的計畫進用專業人力,同時向縣府各單位說明拉高人力薪資的緣由──一方面增加優秀人才返鄉服務的意願,一方面吸引專業工作者移居臺東。2019年東美館成功招募到新血,有了專責展覽、典藏研究和教育推廣的同仁,即使進步的速度緩慢,也未偏離當初設定的專業治理目標。
郭:2018年起,東美館邀請客座策展人或藝術家策劃主題展覽,迄今有好幾檔展覽受到藝術界肯定,甚至獲得台新藝術獎提名。請您談一談展覽制度轉型的過程。
徐:臺東美術館自2007年成立以來,不遺餘力地邀請,引進國內重要展覽於當地巡迴展出,使在地居民不須遠赴他鄉,便能欣賞到傑出的作品,成功提升東美館的展覽格局,紮下穩固的根基。2018年我剛到任時,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巡迴展雖然叫座,卻較缺乏展覽議題的開創性與延續性,亦無法累積東美館的展覽史。
作為一座地方美術館,我認為東美館應該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地方特性,策辦述說地方故事的展覽,才能在這一波縣市美術館浪潮中,突顯自身的差異性,同時常態性地吸引在地居民入館參觀。因此,我提出邀請客座策展人的想法,幸運的是,我的想法獲得幾任處長的首肯,有了往後每年東美館邀請客座策展人或藝術家策劃主題展覽的慣例。
策展人和藝術家的問題意識與論述觀點,使東美館從一個單純展出作品的館舍,轉變成由議題及作品提問,促進觀者思考的場域。展覽的轉型也使我也進一步體會,地方要策自己的展、說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有可靠的調查研究資料。有感於臺東年長一輩藝術家的身體和記憶正逐年衰退,歷史紀錄和培育人才的工作應加緊進行,於是2018年啟動「臺東地區資深藝術家口訪影音記錄計畫」和「公共藝術普查計畫」,這兩項計畫的成果,最終都以出版的形式呈現。
2018年東美館第一檔由客座策展人白適銘教授策劃的展覽
「洄游——尋找再棲地」
郭:2019年東美館的典藏空間專業化,您也開始策略性地購藏藝術品、推動地方美術史的調查研究與出版,請您進一步說明您是如何規劃這些項目的進程?
徐:2020年以前,東美館的典藏面臨幾個問題,首先是典藏品的分級定義不明,再者是倉儲空間與典藏庫房混用且動線不佳,第三是儲存空間嚴重不足。尤其東美館承接自文化中心時期遺留下來的受贈作品,數量約有四、五百件。這批作品待學者專家組成的典藏審議委員會決議後,便可能納入典藏,因此改善典藏空間刻不容緩。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面對文化中心時期遺留的作品和處理長久以來混亂的空間,太耗心神,但我凡事喜歡探問為什麼、想理出脈絡的性格,促使我捲起袖子去做。
典藏空間必先釋出,作品才得以安置。在同仁的努力下,2019至2022年東美館完成典藏庫房的擴增,購置專業設備。在硬體到位的同時,我們也著手軟實力的扎根,也就是藝術品和地方美術史的調查研究。
2018年縣府曾發行《臺東美術史》一書,這本書收到許多學術界人士批評內容太過淺薄,讓人意識到出版不能只滿足於推廣,更應具備學術參考價值。對縣府來說,出版不會是最耀眼的施政亮點,很感謝饒慶鈴縣長願意支持,讓東美館陸續出版《藝聚.人匯》套書(2018)、《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上下輯(2022、2024)和《另一個故事》系列專書(2022、2023)。
上述出版品,係東美館委託研究團隊或專業學者,訪談與東部相關的藝文工作者和在地藝術家,重新評析典藏品、進行區域研究,希望以此建構臺東美術的知識體系。對我來說,研究就像一張藍圖,繪製和顯影的過程都需要時間,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開闢。我們已完成資深地方藝術家普查,未來還希望普查中壯輩的地方藝術家。普查成果無論是成立線上資料庫或出版書冊,始終回歸到建置基礎的初衷。作為官方機構,東美館應該擔負起讓學生或民間研究者便於查找資訊的任務,落實美術館的公共性。
2022至2023年,東美館委託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進行區域美術史調查研究,出版《另一個故事》系列專書2冊
郭:請您談一談2020年開始,東美館透過爭取中央補助計畫,辦理聲音藝術節、推動媒合藝術家至地方文化館或藝文據點駐地創作研究(簡稱「駐地創研」)、加入國藝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計畫」等計畫背後的思維。
徐:美術館的功能有一部分是透過視覺藝術重塑人們的記憶,視覺印象之外,身體的其他感官像是肢體、膚觸或聽覺,同樣構成記憶。2020年東美館在具有藝術創作背景和藝術史專長的同仁發想下,實驗性地開辦聲音藝術節。後續幾年活動擴大辦理,將在地聲音的踏查、蒐集和體驗工作坊,以及創作、展示和表演包裹在一起,帶動民眾認識當代藝術的多元創作形式,刺激在地音樂創作者與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談/互聽。例如2023年,東美館居中協調在地電子音樂團體「幽法」與「臺灣聲響實驗室」(C-LAB)合作演出,我的想法是除了強調地方性,臺東也需要全國性。有別於大型美術館,東美館的體制雖然小,但我們勇於試驗、搭建各種和外界交流的平臺。
舉辦聲音藝術節,不僅在培養藝文賞析人口,或將優秀音樂團體推展出去。多年下來,東美館和承辦聲音藝術節的在地學術單位──國立臺東大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我認為機構和學校的夥伴關係,或許能讓參與行政的東大學生、主責舞臺音效的在地人才,甚至藝術市集的攤商等,有朝一日因為這項工作資歷,持續留在東部藝文圈耕耘,甚至投身東美館貢獻己力。回到前面所述: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自己的策展人,組成自己的行政團隊,有能力策辦自己的展覽和活動,不再需要倚賴外縣市的團隊,更期望未來可以形成在地的藝術產業,這是我推動聲音藝術節的用意。媒合藝術家駐地創研、辦理國藝會「策展人培力」,也是同樣的思維。
郭:就您觀察,駐地創研發揮、或擴充了機構的何種功能?機關、藝術家和地方公眾三方,帶給彼此哪些具啟發性的回饋?臺東是否有新的創作型態或藝術社群正在生成?
徐:過去東美館的藝術教育推廣比較侷限在市區的美術館園區,像是舉辦親子說故事、假日市集等活動,雖然吸引人潮,但民眾不一定對館內的展覽有興趣。我想,美術館應該主動接近民眾,開發客群,翻轉民眾認為「美術」很有距離的印象。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到南迴、縱谷、東海岸和離島各鄉,和當地的地方文化館及藝文空間搭檔,給予他們改善軟硬體的補助經費,媒合藝術家進駐,由地方人士扮演文化引路人,促成藝術家瞭解地方或地方透過藝術家再認識自己的新局面。
「駐地創研」重視透過地方的創作過程,這個過程包含藝術家與居民或藝文空間互為田野、交會學習,以共創的方式回應彼此,不同於以往單一定點的藝術村型態,而是非中心化的、移動式的。第一年的駐地創研主題訂為「復返:土地的節奏」(2021),第二年(2022)「復返:海洋的節奏」,這兩屆屬於邀請制;第三年(2023)「復複返:重思地景」改制為徵選制,對這項計畫感到興趣的館舍和藝術家開始自主加入。經過這些年的嘗試,地方文化館舍或藝文空間越來越有當代策展意識,和東美館一起成長。
2023年起,東美館也開始進行「臺東美術館移地駐館空間資源盤點計畫」,針對縣內有潛力的藝術駐地單位進行盤點,為後續架構網站平臺預作準備。未來這項盤點成果也能運用到校園公共藝術示範計畫上,讓所謂的「公共藝術」不再意指大型裝置作品,而是讓藝術家進入校園,透過計畫性的實踐過程,體現公眾參與,呼應縣府推動藝術下鄉,全縣大美術館的理念。
郭:您認為東美館和其他縣市中小型美術館有什麼不同?最後,想瞭解您對東美館的未來願景或實務執行上遭遇的困難。未來三期館舍的建置,您期待東美館為地方帶來何種新的想像?
徐:東美館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藝文普及率,必須具備地方美術研究的內涵,透過藏品和展覽與民眾溝通,並以藝術教育加以推廣。展覽更是美術館不可或缺的功能,它能帶給觀眾無限啟發。然而臺東因為幅員廣大,人口基數少,無法套用都會白盒子式美術館的觀眾研究來檢討營運模式,唯有開拓各種渠道──出版、聲音藝術、駐地創研、公共藝術進入校園等,調節各鄉鎮藝文活動稀缺的問題,主動滲入民眾生活,讓民眾更有興趣來到東美館。三期館舍未來的建置,將著重入口意象,優化園區動線、指標系統和友善空間,也希望增設藝術圖書室、縣民藝廊,以及加大典藏庫房和展廳空間。這些對未來硬體設備的想像,實際上都是經過常年資源盤點和實際需求提出的規劃。期許今日播下的種子,未來會蓬勃發展。
「2023聲音藝術節──隱沒的孕震帶」由臺東大學教授張溥騰擔任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原型樂團」陪伴寶桑國中師生,透過採訪、收音、音檔剪輯等方式,蒐集散佈在臺東美術館周邊的聲音故事,共創「用耳朵Revisit臺東美術館演出工作坊」
作者
郭璧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曾任臺東美術館專業助理、《藝術觀點ACT》編輯(2012-2014),目前任職於新北市美術館。專長領域為藝術史研究,關注繪畫媒材及水墨當代性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