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港
Shatter Port
「碎片港—南方藝術生態觀察計畫」由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發起,試圖提出臺北以外藝評架構的新想像。將串連相關藝術空間、學者、藝評人、策展人,觀察書寫臺中、臺南、高屏地區甚至東部的在地藝術生態,建構「藝評書寫—網站媒介—藝術空間」全生態式的專業書寫平台,展現臺灣當代藝術生態的不同面向。本計畫旨在通過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的藝術評論書寫理念,打破地緣政治的框架,翻轉「中心—邊緣」的二元論刻板操作,從南方藝評出發,並走出本土性深耕的認同追求,探索非西方語境中兼具在地關懷和全球視野的藝評生態系統,以期通過這種南方藝評書寫的現代性部署,尋得世界主義下在地藝術生態系在全球城市文化語境中的座標。
發表平臺:AOFA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
發起人的話:當生命擱淺時
2021年,COVID-19的蔓延,讓台灣發布三級警戒,「後疫情時代」加速了藝術知識生產的碎片化,大量的策展、創作走向線上,評論也彷彿成為數據串流沖積而成的某處港灣。
在演算法的治理術中,感性經驗被控管審查,大數據生產窺視的慾望消費,刺激著流量獲益,智慧型手機也加速影像訊息的交換,增強了記憶的外部化。生命的樣態,改以點擊率和流量來計算成「真實」,人也在資本主義的新技術下,成為新型態的「元人」(meta human)。
疫情作為某種隱喻,強制中止、懸置了習以為常的知識生產模式,逼使我們在封城、隔離的恐懼中改變。QR Code和實名制的足跡疫調,再次肯認了臉書匿蹤的有效性與匿名的合法性,在社交距離與疫苗地緣下,也加速生命政治進入例外狀態,經歷新的主體化,生產新的地方性。
在瘟疫爆發後,英雄、盟邦、律法、正義、道德等意識形態的碎片四散,花果飄零,碎片港便是在數據串流下偶然沖積而成的自由港。亂世漂流至此,偶然形成一處不被演算法治理、不受匿名串流操縱的心智所在,當生命擱淺時,或許中止與懸置後,才是藝術的重新開始。
2021年,碎片港發起人於哈赫拿爾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