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Glossary
Glossary
新機構主義 New Institutionalism
編譯:吳尚育
新機構主義(New Institionalism)用以指稱1990年代中至2000年初,於西北歐中型公立藝術機構出現的策展、教育、管理方面的另類機構實踐,從中反轉藝術的物件導向、白盒子、上對下的組織、行內觀眾等面向,實踐藝術機構作為介於社區中心、實驗室、學校的動力空間的概念。觀者也從中被賦予更積極主動的角色。
新機構主義可見1980年代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的影響,後者反思博物館中的西方霸權、國族、父權等建構,思考博物館的社會角色,由此延伸至對典範(canonized)或權威展覽的解構,將機構化為共享及呈現多元聲音的行動空間,也更強化過程導向的計畫;新機構主義的理念,更可追溯至1960年代興起的機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後者歷經幾個階段的發展,先是1960至1970年代的抵抗態度,以此挑戰既有權威;1980年代末起,著重分析藝術生產的結構條件,並將其置於社會進程。
新機構主義所面臨的挑戰包含新自由主義及民粹主義的社會走向,當中的實踐者並非一致贊同此詞的使用,實踐方式也各有不同,然而他們的實踐皆展露對機構自身結構(如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各面向)的自省,反思展覽中心主義,開拓座談、影片放映、出版、計畫、公共活動等各種實踐的可能,並積極反思機構於社會進程中扮演的角色。
相關案例包含馬爾默Rooseum、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伊斯坦堡平臺當代藝術中心(Platform Garant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慕尼黑藝術博物館(Kunstverein München)、斯德哥爾摩坦斯達藝術中心(Tensta Konsthall);活躍的實踐者或論述者包含Charles Esche、Maria Lind、Nina Möntmann、Jorge Ribalta、Jen Hoffmann、Simon Sheikh等。
參考資料
Lucie Kolb & Gabriel Flückiger, “New Institutionalism Revisited,” On Curating Issue 21, January 2014, p6-17.
Nina Möntmann, “The Rise and Fall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s on a Possible Future,” August 2007, transversal, https://transversal.at/transversal/0407/montmann/en (檢索於202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