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文本
Institutional Text
深掘與游擊——「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側記
文/張碩尹
圖/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美術館主辦,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策劃,於2024年10月7至8日在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舉辦。臺東美術館自2007年落成啟用後,至今已走過17個年頭,作為東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機構之一,目前已將第三期館舍的建設列入未來發展藍圖。藉著發展進程上的轉捩點,主辦本次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機構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對話,探討藝術機構對地方性的形塑、中小型美術館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並以國際演講、專題演講與報告、多元地方性的建構、地方美術館營運經驗、地方美術館策略聯盟等五個場次作為呈現。
論壇主視覺海報
比較作為方法:從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案例回望臺灣
首場國際講座以「比較作為方法:藝術史的解殖、批判性的修復、全球南方再現的困境」為題,由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策展及展覽管理處長辛友仁進行分享。他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為例,列舉大量案例作為比較方法的材料,以此重新思考藝術史中的殖民問題。辛友仁指出,去殖民不僅僅是對歷史殖民經驗的批判與反思,更是一種重新審視藝術史敘事的方式。他強調當前的藝術史研究大多依賴西方主流敘事框架,這種框架往往忽視其他文化脈絡,尤其是全球南方的藝術創作。因此,去殖民化的策展策略應該包括重新審視那些被邊緣化的藝術家與文化,並將他們的作品納入藝術史的討論範疇。
本場次主持人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主任呂佩怡副教授,她以近期開展的「大南方多元史觀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作為題目,拋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如何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合作的提問,以及演講中提出的批判性修復(Critical Recovery)如何體現在此展中。辛友仁處長提到本展的批判性修復體現在將女性藝術家放在優先順位,展覽源自高美館在南島藝術的深耕,透過本展重新梳理臺灣與東南亞的女性藝術,未來期許在此面向與其他館舍進一步合作。呂佩怡副教授指出批判性修復一詞也可譯為批判性復甦,像是透過不停地反思與書寫,讓觀點不再是霸權式的單一視角,而是更加廣闊地涵納各個領域。
辛友仁處長演講過程
重新建構:典藏與地方美術史
場次二分為專題演講與專題報告,前者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退休榮譽教授潘小雪以「美之拓樸:花蓮美術館典藏作品展」為題,探討地方美術館如何透過典藏與展覽建構地方美術史,並介紹該展四大子題「斷裂與再生」、「島嶼的隱身」、「後山與前山」、「近代與當代」。她指出,地方美術館不僅是展示藝術作品的空間,還承擔著保存地方文化記憶與建構地方藝術史的責任。花蓮美術館透過典藏在地藝術家的作品,挖掘地方藝術的歷史脈絡,並將這些脈絡與更廣泛的藝術史進行對話,從而賦予地方藝術「新」的意義。
專題報告由長年投注於臺灣藝術史研究的民間單位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以下簡稱TVAA)進行發表。TVAA指出,政府2017年起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為近年文化政策的重要議題,旨在強化文化治理與豐富地方特色。不僅在硬體設施建設上著力,政策也重視研究、典藏等軟體層面的發展,期望長期提升臺灣的文化影響力。然而,許多中小型美術館雖逐步改善硬體設施,但在研究、策展、典藏等方面仍受經費與專業資源限制,導致軟體發展滯後,難以有效推動地方藝術史的書寫。地方美術館具有地方文化根基,能透過與在地社群連結,發展出獨特的書寫方式,促進文化保存與創新。未來,中小型美術館需加強研究、典藏與跨領域合作,支持多元文化書寫,促進臺灣藝術史在全球文化框架中的發展。
多元地方性的建構:微距之間的調度
場次三「多元地方性的建構」的發表者皆為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發起之「機構文本」平台作者群。前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部專案研究助理陳嬿晴以自身策展經驗出發,以「跨地方的維度:高雄市立美術館『大南方多元史觀典藏特藏室』中的跨界思考」為題。為回應「大南方」的全新定位,高美館在2019年成立「大南方多元史觀典藏特藏室」,以主題策展的方式探索後殖民與全球南方論述,強調南方之間的對話,挖掘被忽略的聲音。展覽系列包括2019年的「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和2023年的「南方作為衝撞之所」,透過兩檔展覽的藝術與策展實踐,呈現南方藝術的多重面貌,強調跨界思維、反思地域主義與中心主義的侷限性,展示多元文化與歷史的對話與再書寫。
TVAA研究員吳尚育以「從對抗到處境: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美術館典藏常設展(2008-2021)」為題,聚焦於該館的典藏常設展,分析其2008至2021年間的變革。他將這段期間的變化視為從「對抗」到「處境」的過程,即從強調衝突與矛盾,到以所在地點為核心的處境(situated)精神,呈現複雜歷史脈絡與多元社會現實。他指出該館以「歷史意識」處理典藏展示,有別於泰德現代美術館2000年開館或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2019年重新開館後,以「策展思維」安排典藏,強調跨地區、時空、形式之間的比較。他點出後者的做法可能忽略文化差異性並有去歷史脈絡的危險。他強調「歷史意識」的思維,更能開啟地方美術館論述地方性的複雜維度。
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張正霖則以「族群博物館與文化平權:臺灣客家運動機構化展覽實踐」為題,轉向族群博物館議題,探討臺灣的客家運動如何通過機構化的展覽實踐來實現文化平權。他透過歷史過程作為分析對象,試圖詮釋解嚴後的客家族群敘事與經典展覽如何產生關聯,特別是在機構化脈絡中的形成過程。這些展覽不僅促進了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也反映了臺灣當代客家文化的轉變。藉由策展實踐,族群認同得以重塑,並提出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客家論述,讓大眾重新認識與理解這一重要的文化群體。
面對客家議題的提問,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視覺藝術科的林鍾妏科長提出,客家族群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聯較不顯著,張正霖則回饋,客家象徵本身較難以被動員,面對族群身份在當代的不斷變化與當代藝術中的呈現,論述與研究仍舊是不可或缺的優先要務。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張溥騰副教授則提出,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美術館的經驗,如何運用在資源較少的臺灣地方館舍。TVAA研究員吳尚育提到,可透過「歷史意識」回溯地方美術發展中的關鍵時刻,結合藝術檔案的思維,納入藝術行動主義等發展,建構屬於地方的美術史論述。
張正霖教授、吳尚育研究員、陳嬿晴前研究助理問答過程
經營扎根:地方美術館的營運實務經驗
場次四聚焦地方美術館發展策略與營運挑戰,具地方美術館實務經驗的講者分享各地如何透過資源整合與策略合作,推動美術館的營運與在地連結。前臺東美術館專業助理郭璧慈以「重繪與再標定:臺東美術館定義藝術公共性的方式(2020-2023)」為題,探討臺東美術館如何在這段期間,透過一系列展覽與活動,如藝術家個展、客座策展人策劃主題展、藝術進駐計劃,重新審視藝術的公共性,強調美術館作為社區中心的角色;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視覺藝術科林鍾妏科長以「有形後如何有神?花蓮人需要什麼樣子的『花蓮美術館』?」為題,針對花蓮美術館的未來展望進行討論。她強調,在硬體設施建設完成後,花蓮美術館應更加關注其精神層面的發展,即如何滿足當地居民對美術館的期待,並真正融入地方社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學博士林翰君則以「美術館與美術史的交會——地方美術館的特色定位與專業功能」為題,分享地方美術館的發展策略,特別是如何在回顧歷史的同時,為未來尋找發展方向。他強調宜蘭美術館的策略重點在於保持文化傳承並與創新並存,在此基礎上推動更多元的展覽形式與公共活動;前新竹市文化局張馨之局長以「小型地方美術館協力治理模式探析——新竹市美術館視角」為題,以自身經驗分享新竹市美術館的協力治理模式,指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與外部協力夥伴的長期合作增強美術館的營運效率,以此減低政府部門人事變動對地方館舍營運方向的影響。
林鍾妏科長、郭璧慈前專業助理、張馨之前局長、林翰君博士與主持人張溥騰副教授問答過程
地方美術館策略聯盟:中小型美術館的發展前景
論壇最後的圓桌會議探討了地方美術館的困境與潛力,特別是資源的有限性、展示策略的靈活性,以及如何強化地方性的形塑。東臺灣研究會執行長林慧珍回饋道,其組織長期投入的議題為文化平權與公共性,進入地方和培育專業人才都是重要的事務,養成的專業人才需不同於傳統白盒子空間的人才,需更能與地方接軌及與在地藝術家互動。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李吉崇處長於閉幕致詞時指出,本次論壇提及許多公立中小型美術館的行政困境。若換位思考,將了解每位長官皆希望將事情做好,因此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透過溝通使長官了解資源值得挹注之處,也需長期在地經營社群,累積信任感。通過本次論壇,參與者們共同探討了中小型美術館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策略與挑戰。儘管中小型美術館在資源與規模上相較於大型機構處於劣勢,但在連結地方社群、傳承文化脈絡與推動藝術創新上更為靈活,其獨特的地方文化視角使其在當代文化建構中擁有不可替代的角色。
論壇與會講者大合照
圖片來源:臺東美術館